快訊

峇里島暴雨釀9死!洪水淹城百人避難 一票台旅客哀號:飛機趕不上

說好的輕薄?iPhone Air比iPhone 6厚一截曝數據 官網「正面示人」網狂酸

「台灣臀后」高雄總圖拍情色片 與男主角被依公然猥褻罪嫌送辦

經濟日報社論/美國邁向國家干預主義的時代

美國始終以自由市場經濟典範自居,近年來卻上演了一場頗具戲劇性的逆轉。路透
美國始終以自由市場經濟典範自居,近年來卻上演了一場頗具戲劇性的逆轉。路透

美國始終以自由市場經濟典範自居,近年來卻上演了一場頗具戲劇性的逆轉,逐漸邁入「國家干預主義」的新階段,昔日高舉的自由市場旗幟,正悄然改變底色。

從拜登政府推出的《晶片法案》,到川普重返白宮後揮舞的關稅大棒與直接推動的補助變入股,美式資本主義正經歷一場深層次的結構性轉型。這不僅是國內經濟治理邏輯的重塑,更像一顆投入全球經貿體系的巨石,引發的漣漪正持續衝擊著既有的國際經濟秩序。

川普在白宮主辦的一場晚宴,席間矽谷巨頭雲集,Meta執行長祖克柏、蘋果執行長庫克、Google母公司Alphabet的皮查伊、微軟的納德拉,連同OpenAI執行長奧特曼與蓋茲也悉數在列。這場罕見的政商會晤,不僅標誌著川普與矽谷關係的升溫,更揭露了美國政府與科技產業間新型態的互動邏輯,試圖以政策紅利與市場機遇為紐帶,將企業投資方向與國家戰略深度綁定,讓市場力量成為服務國家政略的推手。

晚宴上,祖克柏宣布Meta將在2028年前至少投入6,000億美元用於美國本土數據中心與基礎設施建設,為人工智慧產業浪潮築牢根基;蘋果則計畫追加1,000億美元投資,使其在美總投資規模攀升至6,000億美元。這些看似企業自主的商業決策背後,實則是川普政府關稅威脅與政策優惠並用的結果。美國政府的角色已悄然轉變,不再只是市場規則的「仲裁者」,更成為直接參與經濟運作的「入局者」,一步步將企業發展軌跡引向政府政績表現與符合國家戰略的方向。

事實上,美國對自由市場的突破早有端倪。拜登政府時期,《晶片法案》以數百億美元補貼為誘,推動本土半導體產業復興,並要求台積電、三星等跨國企業赴美設廠,以確保半導體供應鏈的「安全可控」,這已被視為偏離傳統自由市場原則的舉措。川普政府將這種干預推向更直接、更強硬的層面,不僅以高額關稅懲罰不願回流美國的企業,更透過談判直接要求入股關鍵領域的企業,讓國家力量深度滲透市場肌理。

美國商務部近期宣布斥資89億美元收購英特爾10%股權,並釋放出未來可能進一步入股軍火巨頭洛克希德・馬丁的信號;五角大廈亦出手投資稀土供應商MPMaterials,不僅取得企業股份,更以兩倍於市場價格的長期採購合約,為其收益提供「兜底保障」。這些舉動清晰勾勒出國家力量干涉資本運作的新模式,向政策性資本主義傾斜,國家安全透過資本注入與制度設計,直接塑造符合自身利益的產業生態。這樣的制度轉向也是其霸權維護邏輯的延伸與升級。

美國政府直接入股企業的舉動,正不斷模糊政府與企業間的邊界,讓公共利益與私人利益的界限愈發難以釐清。這種對經濟的深度干預,可能從半導體、雲端運算領域,進一步擴展至能源基礎設施、太空科技等戰略賽道。最終不僅是企業經營自主性持續壓縮,更可能引發連鎖反應的全球效應,其他國家為避免因缺乏政府扶持而在國際競爭中落後,或將被迫跟進走上國家干預的道路。屆時全球市場將不再是自由競爭的賽場,而淪為地緣政治角力與國家資本較量的舞台。

美國的干預行為顯已褪去單純市場經濟的外衣,轉而充滿戰略性的資本布局,如何維護自身產業自主性與制度韌性,已成為台灣面臨的最嚴峻挑戰。台灣對美國的制度轉型更需保持足夠警惕,比如,當美國政府入股軍火企業,對台軍售究竟是出於「安全保障」的考量,還是包含財務投資獲利的算計?當美國將半導體視為地緣博弈的核心籌碼,台灣的半導體優勢是否仍能憑藉自身產業邏輯自主發展,還是會逐漸淪為服務美國政策的工具?這些問題的答案,將深刻影響台灣未來的產業走向與發展空間。

社論

延伸閱讀

賀錦麗後悔了 新書透露由拜登決定是否角逐連任是魯莽之舉

以色列為打擊哈瑪斯空襲卡達 陸外交部譴責:擔憂地區局勢緊張升級

影/以色列空襲正在卡達的哈瑪斯領導人 川普親口說:「我不高興」

以色列將戰火擴大到美國盟邦卡達 BBC:內唐亞胡盤算川普不會下重手

相關新聞

聯合報社論/各地綠能抗爭四起,民進黨的夢醒時分

今年五月核三廠除役,賴總統剛完成蔡英文承諾的「非核家園」目標;但八月「重啟核三公投」的強烈民意,顯示非核家園的神聖光環已經蕩然。不僅如此,全台不滿風光電力開發的抗爭事件四起,達到前所未見的強度,逼得環境部長彭啓明說出「不支持陸域風機」。而高雄興達電廠近日的天然氣轟天爆炸,墾丁南灣的珊瑚礁遭核三光電工程排放的泥石流汙染衝擊,在在顯示「綠能變成環境殺手」的問題,已不容賴政府再以拖待變。

聯合報黑白集/柯文哲的「復仇」之路

柯文哲在看守所多待了三天才出來,顯然做足準備。雖戴著電子腳鐐,他依舊氣勢逼人,毫無「落水狗」的衰相。而外界迎接他的聲音,則不外「挖苦」和「吹捧」兩種極端。哪一端對他影響更大,就得看他個人的判斷。

經濟日報社論/美國邁向國家干預主義的時代

美國始終以自由市場經濟典範自居,近年來卻上演了一場頗具戲劇性的逆轉,逐漸邁入「國家干預主義」的新階段,昔日高舉的自由市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