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設立黃岩島自然保護區 官媒:南海行政管理新階段

在設立自然保護區前,大陸生態環境部曾發布「黃岩島海域生態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報告」,針對黃岩島海域環境品質、珊瑚礁生態系統及周邊海域科考調查。圖為報告中黃岩島海域美麗珊瑚礁一隅。 (新華社)
在設立自然保護區前,大陸生態環境部曾發布「黃岩島海域生態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報告」,針對黃岩島海域環境品質、珊瑚礁生態系統及周邊海域科考調查。圖為報告中黃岩島海域美麗珊瑚礁一隅。 (新華社)

大陸官方10日宣布在黃岩島設立自然保護區,引起不少關注,官媒12日做進一步的解讀稱,這是大陸在南海行政管理新階段,即大陸的南海治理,「正從應對『挑釁』,轉向長遠『治海』」。

央視旗下的「玉淵譚天」12日發文指出,這是大陸在南海行政管理新階段,文章提到,黃岩島歸大陸海南省三沙市管轄,大陸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的行政主管部門是自然資源部,因此,自然資源部提報申請,國務院批覆,「合法合規」。而在黃岩島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是大陸在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行使主權和管轄的又一行動,這標誌著大陸在南海的管理「進入新階段」。

文章解釋,按照流程,新建的大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接下來主要涉及幾方面的工作,一是在自然保護區內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配備專業的技術人員,開展調查自然資源並建立檔案、組織環境監測、保護自然保護區內的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等工作。此外,管理機構還涉及一項重要工作,就是進出人員管理的問題。

大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了黃岩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面積、範圍和功能區劃,其中,核心區是禁止任何人進入的。外國人想要進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者,應當經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海洋、漁業等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批准。另一方面,自然保護區所在地的公安機關,可以根據需要在自然保護區設置公安派出機構,維護自然保護區內的治安秩序。

文章還提到,不少網友都在關注,是不是有機會去黃岩島旅遊了?因為按照大陸相關規定,在不影響保護自然保護區的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的前提下,相關機構是可以組織開展參觀、旅遊等活動的。

常年研究海洋政策的張晏瑲教授指出,接下來,相關部門將組織涉海科研機構,如高校和海洋研究所,對黃岩島周邊水文、生態環境進行實地調研,建立資料庫,監測污染風險等。張晏瑲還說,接下來大陸的現有執法力量,如海警,應該會加大投入力度,實現每日巡航,包括船舶、飛機、無人機甚至無人艇的立體覆蓋。和此前的巡航不同,此後的巡航更注重常態化。據指出,自然保護區的一系列立體監管就是為了防範菲律賓漁民非法登陸黃岩島捕魚、向潟湖傾倒汙染物和海上生活垃圾這類破壞和汙染行為再次發生。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副院長施余兵表示,大陸此前在黃岩島的行動,主要是共軍戰備警巡以及海警的執法巡查,近幾年聚焦生態保護,逐項疊加,多主體並行。這是大陸在南海的管理逐步走向精細化的體現。

文章最後稱,當下,黃岩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設立,不僅僅是一個生態保護的動作,它更是一個信號,即大陸的南海治理,「正從應對『挑釁』,轉向長遠『治海』」。

南海 保護區 黃岩島

延伸閱讀

大陸酒店拒本土客人穿拖鞋用餐卻對外國遊客開綠燈? KOL怒斥雙標 酒店不回應

籲海協會協助50位陸配除籍 羅文嘉:正式回覆前陸配現有權利不受影響

福建艦通過台海 陸外交部:符合中國國內法和國際法

大陸國家民委黨組書記換人 已連續三位由漢人接任

相關新聞

滬台青年農業交流 全國農會理事長蕭漢俊:兩岸農業互補

2025滬台青年農業交流合作研討會12日於上海崇明舉辦,有台灣業者表示,把飲食做好也能推動一些兩岸交流,全國農會理事長蕭...

中英經貿聯委會北京舉行 王文濤:中方將擴大自英進口

大陸商務部官網12日晚間發布新聞稿表示,9月11日,大陸商務部長王文濤與英國商貿大臣凱爾共同主持召開中英經貿聯委會第14...

中美將談TikTok問題 陸商務部籲對話解決各自關切

大陸商務部12日晚間宣布,中美將於9月14日在西班牙舉行會談,並將談及TikTok問題。隨後商務部又發布新聞稿表示,對於...

油罐車事件後 陸修法加強重點液態食品道路散裝運輸監管

大陸官媒新京報去年夏天披露油罐車卸完煤制油後直接裝運食用大豆油,震驚大陸社會。為此,大陸官方修改的食品安全法則明定「加強...

大陸設立黃岩島自然保護區 官媒:南海行政管理新階段

大陸官方10日宣布在黃岩島設立自然保護區,引起不少關注,官媒12日做進一步的解讀稱,這是大陸在南海行政管理新階段,即大陸...

大陸財長:政府負債率68.7% 「風險安全可控」

大陸財政部長藍佛安9月12日指出,截至去年底大陸政府全口徑債務餘額人民幣92.6兆元(約合台幣394.2兆元),政府負債...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