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擬售陸業務 4機構入圍

星巴克擬出售部分在中國大陸業務,先前吸引超過20家機構角逐,陸媒11日報導,星巴克已將博裕資本、紅杉中國等四家機構列為中國業務出售的最終候選方,收購案已進入最後階段。
《科創板日報》報導指出,星巴克已將博裕資本、凱雷集團、EQT與紅杉中國列為中國業務出售的最終候選方。目前談判已進入最後一輪,預計在10月底前敲定結果。《封面新聞》報導,紅杉中國方面已證實該公司入圍最後階段。
據稱,星巴克可能保留30%的股權,其餘70%股權將由多家買家分攤,每家持有不到30%的股權。亦即,星巴克依舊是星巴克中國的大股東。
彭博8月初報導,包含博裕資本、凱雷投資集團、殷拓、方源資本、KKR、高瓴和春華資本在內的一些私募股權公司,以及科技巨頭騰訊和京東等10多家公司入圍第二輪投資名單。
界面新聞指出,此前,高瓴、凱雷等資方在參與星巴克中國股權競購時,給出的企業估值約為50至60億美元(約合台幣356億元至427億元)。
在7月底召開的2025年第3季度財報電話會上,星巴克董事長兼CEO倪睿安(Brian Niccol)曾表示,超過20家機構對星巴克中國業務感興趣,「我們對中國市場的信心與承諾不變,並希望保留中國業務相當比例的股權。」
7月29日,星巴克發布了2025財年第三季度(截至2025年6月29日)財報,大陸市場的營收增長8%至7.9億美元(約台幣235億元),同店銷售額上漲2%,但平均客單價下降4%。截至三季度末,星巴克在大陸門市數量為7,828家,新開70家門市,新進入17個縣級市場。
21世紀經濟報導指出,星巴克近幾年在中國市場已相對處於被動狀態。大陸本土平價咖啡品牌不僅營收遠遠甩開星巴克,門店數同樣遠遠超越星巴克。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末,瑞幸咖啡門店總數達到2萬6,206家,季增8.8%。
大陸另一家本土咖啡品牌「庫迪咖啡」,截至8月門店數也已經超過1.5萬家,且已經實現盈利。
21世紀經濟報導指出,正如星巴克董事長兼CEO倪睿安所說,找到更懂中國的合作方是星巴克在中國擴張的關鍵。因此總體來看,星巴克中國股權必然出售,區別只是最終運營方是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