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製車點燃慕尼黑車展熱情 116企業參展「反客為主」

2025年德國慕尼黑國際汽車及智慧出行博覽會盛大開幕,中國車企數量再創新高,參展企業達116家,成為德國以外最大參展陣營,占據整車參展企業約半數。中國新能源與智能汽車技術廣受關注,有評論稱,中國車企「點燃」車展熱度,頗有些「反客為主」的意味。
大公報報導,作為全球汽車領域的重要盛事,本屆慕尼黑車展聚焦電動車、智能駕駛和「軟件定義汽車」等重點領域,共吸引約750家企業參展,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際展商比例超過55%,刷新歷史紀錄。
中國參展企業數量大幅攀升至116家,位列德國以外最多參展商國家。參展中國整車企業高達14家,包括比亞迪、零跑、小鵬、奇瑞、深藍等,合計占整車企業數量的約50%。此外,中國企業涵蓋新能源製造、三電系統、智能軟硬件等全產業鏈。
中國汽車品牌在歐洲汽車市占率約5.3%,單計純電動車市占率近1成,不少中國車企都希望,加快擴展歐洲市場的步伐。
廣汽集團董事長馮興亞表示,「必須要以用戶需求為核心,可以說在新能源,智能網聯等領域的技術創新,中國車企已經建立起全球領先的競爭優勢。」零跑汽車創始人朱江明此間亦表示,「我們可以在非常短的時間內,鋪設了1700家海外經銷商渠道的網絡門店。我們可能還會跟斯泰蘭蒂斯,供應一部分零部件。」
報導指出,在本屆慕尼黑車展上,無論是研究機構,還是德國行業團體,乃至於所有高管和專家的發言與表態,似乎都離不開「中國」二字。據了解,在今年29家參展的汽車製造商中,高達14家企業來自中國,而歐洲陣營只有10家。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主席、奔馳CEO康林松坦言,中國在「脫碳」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他們沒有發布全面的禁燃令,沒有設定具體的日期,也沒有限制具體的技術路徑,歐洲應該效仿中國的這一思路。」
諮詢公司麥肯錫分析認為,以奔馳和寶馬為代表的車企,是歐洲汽車製造商試圖「回應」中國汽車的一個縮影。今年慕尼黑車展對歐洲汽車的重要性,遠比2021年和2023年重要,歐洲與中國的較量前所未有的升級,中國車企努力在歐洲擴張,歐洲廠商則試圖調整方向,在電動化和智能化方面展開反擊。
慕尼黑車展 產業風向標
2025慕尼黑車展於9月9日至14日舉行,主題為「It's All About Mobility」。慕尼黑車展的前身是擁有百年歷史的法蘭克福車展,是「世界五大車展」之一,也是歐洲規模最大的國際性車展之一。2021年,車展從法蘭克福遷至慕尼黑,並更名為「慕尼黑車展」,聚焦電動化、自動駕駛與智慧交通。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