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內需低迷 CPI轉負成長、通縮陰霾未散

大陸國家統計局昨(10)日公布,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意外轉為負值,年跌0.4%,相較7月下跌0.4個百分點,顯示大陸內需依舊低迷、通縮陰霾未散;8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跌2.9%,是今年3月以來首次跌幅收斂,顯示官方整頓「內捲」初見成效。
香港經濟日報報導,摩根士丹利(大摩)最新報告指出,食品價格成為8月CPI數據最大阻力,但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8月核心CPI表現強勁,主要受惠於家庭電器「以舊換新」帶動消費,以舊換新和金價上揚將繼續有利9月核心CPI表現,惟在政府支持以外的領域,表現依然偏弱。
大陸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分析,CPI年增率由平轉降,主要是去年同期對比基期走高,加上8月食品價格漲幅低於季節性水平所致,分類別來看,主要是食品價格較低,豬肉、雞蛋、鮮果價格變動均弱於季節性。
不過,董莉娟表示,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8月核心CPI年增0.9%,比7月擴大0.1個百分點,隨著擴大內需促消費政策持續顯現成效,核心CPI年漲幅連續第四個月擴大。
董莉娟指出,8月PPI降幅比7月收斂0.7個百分點,是今年3月以來首見,除受去年同期對比基期走低影響外,官方加緊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促使一些行業價格呈現積極變化,其中,國內市場競爭秩序持續優化,包含企業無序競爭得到治理、重點行業產能治理有序開展,帶動相關行業價格年降幅收窄。
大摩指出,8月PPI數據與該行預期相近,主要受惠於反內捲政策,前期上游國企限產舉措正在奏效,令上游產業如煤炭、黑色金屬價格輕微改善,但下游生產的價格依然面對很大挑戰。
展望後市,財信金控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表示,非食品、核心CPI價格增速有望在低基期、反內捲政策繼續支撐工業消費品價格走高和需求刺激政策的疊加影響下繼續提高,支撐整體CPI的基本穩定,此後的9-12月,預計CPI逐月走高的機率增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