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到飛起」鄭州富士康iPhone 17產線近全滿 20萬人兩班制趕工

鄭州富士康正處於iPhone 17系列產品量產爬坡期,產線幾乎拉滿,近20萬名工人實行兩班制趕工,還有廠房主管稱「加班到飛起」。(中央社資料照片)
鄭州富士康正處於iPhone 17系列產品量產爬坡期,產線幾乎拉滿,近20萬名工人實行兩班制趕工,還有廠房主管稱「加班到飛起」。(中央社資料照片)

蘋果(Apple)最新iPhone 17,在10日秋季發表會正式亮相。陸媒報導,目前鄭州富士康正處於iPhone 17系列產品量產爬坡期,產線幾乎拉滿,近20萬名工人實行兩班制趕工,有廠房主管稱「加班到飛起,去年沒這麼忙」。「返費工」模式的返費價格,9月初也已回升突破人民幣9,000元(約新台幣3.8萬元),高價再現。

陸媒界面新聞10日發布其記者在蘋果發表會前夕,以「小時工」身分進入富士康鄭州港區進行探訪的報導。報導指出,富士康鄭州港區規模最大的航空港廠區,是富士康大陸最大工廠,也是蘋果全球最大組裝廠,多數iPhone高階機型在此組裝。每年8月中下旬至11月,這裡都會進入全年最繁忙時段,產線幾乎拉滿。

目前富士康鄭州港區正處於iPhone 17系列產品量產爬坡期,隨著投產規模逐步擴大,廠區對人力的需求持續上升。1名人力仲介稱,今年臨時工比去年招得多,8月份返費價格最高喊到9,800元(約新台幣4.2萬元),「那幾天高價的時候,1天都能進幾萬人,連著1個禮拜沒停過。」

臨時工群體中,「返費工」是主力之一,指的是做滿規定期限後,可額外領取1筆「返費」的臨時工,加上常規薪資,3個月內通常能存下人民幣2萬多元,而返費金額的波動,也會直接影響招工效率。

還有另一類臨時工稱為「小時工」,薪資以小時計費,每工作滿1個月分2次發薪資,分別是「同工同酬薪資」以及「差價補貼」,前者包含:底薪人民幣2,100元(約新台幣8900元)、加班費、夜班補貼。報導稱,記者5日以小時工身分進入廠區,當天近2,000名派遣工在分送現場等候。

報導指出,當前,生產車間內有近20萬名工人實行兩班制,鎖螺絲、貼膜、組裝零件,傳送帶持續輸送成型的iPhone 17,隨後產品進入包裝車間,被裝入印有蘋果logo的白色包裝盒。不過,當地人力仲介稱,這樣的人數規模並非最高峰,「最多的時候能有40萬人。那時蘋果更火,也主要是富士康在做。現在訂單分散,不止富士康1家了。」

1名產線負責人表示,目前鄭州港區整體產線開動率已達8到9成,主體產能已完全轉向iPhone 17系列,舊機型僅在1、2個車間保留少量產線。按計畫,鄭州產區這1、2周就會停止iPhone 16機型的生產。

報導引述富士康集團1位主管表示,從8月起廠區加班強度陡然提升,「加班到飛起」,去年沒這麼忙。至於後續生產節奏,還得看新品發布後的市場情況。

鄭州 iPhone 17 加班費

延伸閱讀

電信三雄iPhone 17預約開跑 看好降價將引爆換機潮

蘋果iPhone Air史上最薄具全天續航力 掀輕薄化風潮

蘋果發表iPhone 17系列 未因川普關稅威脅漲價

影/10分鐘之內就爆炸 台電董座坦言廠區內火場「全黑」

相關新聞

陸新能源車產銷 連10年全球第一

大陸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9日在國新辦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指出,中國新能源汽車去年...

「陸版輝達」寒武紀股價年漲5倍、市值破2.2兆 陳氏兄弟如何打造AI中國夢?

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協力創辦的民營企業「中科寒武紀科技」(以下稱寒武紀),近期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演一場有如公司名稱的「寒武紀大爆發」戲碼。 這家中國土生土長的AI晶片公司,今年8月28日盤中股價一度突破1595元、超越貴州茅台,短暫登上A股股王寶座,也被中國媒體譽為「中國版輝達」,股價年漲5倍、市值破2.2兆。

世界人才排名 香港躍全球第4

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9日表示,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9日發布《2025年世界人才排名》,香港由去年的全球第九位躍升至第四...

星巴克中國出售進入最後階段 紅杉等4機構入圍

星巴克擬出售部分在中國大陸業務,先前吸引超過20家機構角逐,陸媒11日報導,星巴克已將博裕資本、紅杉中國等4家機構列為中...

「中未下一單」 美大豆進入收穫季 協會主席:形勢嚴峻

美國大豆收穫季已經展開,但最大買家中國至今尚未下達任何新訂單。美國大豆協會主席凱萊布·拉格蘭(Caleb Ragland...

韓媒:南韓前總統盧泰愚之子盧載憲 獲提名韓駐陸大使

韓聯社11日報導,稱南韓政府高官接受電話採訪時透露,已故前總統盧泰愚之子、南韓「東亞文化中心」理事長盧載憲,獲得南韓現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