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北檢將提抗告…他斷言恐遭「3理由」打槍 剖析賴清德已非柯文哲對手

51萬粉絲「台灣臀后」高雄總圖拍情色片 雄檢要分案查了

京華城開庭結束!柯文哲走出法院帶愉悅笑容 與小草擊掌握手

美中休戰紅利消退?陸出口放緩 僅年增4.4%

大陸海關總署昨公布,大陸八月出口總值以美元計年增百分之四點四,創六個月以來最低增速;進口年增百分之一點三,雙雙遜於預期。新華社
大陸海關總署昨公布,大陸八月出口總值以美元計年增百分之四點四,創六個月以來最低增速;進口年增百分之一點三,雙雙遜於預期。新華社

大陸海關總署昨公布,大陸八月出口總值以美元計年增百分之四點四,創六個月以來最低增速;進口年增百分之一點三,雙雙遜於預期。分析認為,八月出口增速放緩,主要與中美貿易休戰帶來的提振效應減弱有關。預估下半年外需走弱、高關稅環境,第四季出口增速可能轉負。

大陸八月進出口增速皆較七月放緩二點八個百分點。當月實現貿易順差一○二三點三億美元,比上月增加四十點九億美元。

香港經濟日報引述凱投宏觀中國經濟學家黃子淳表示,八月出口放緩主要受基數效應影響,且中美貿易休戰的暫時提振減弱,美國對經他國轉運商品加徵關稅,短期出口承壓。

據官方數據測算,八月大陸對美出口大幅下滑卅三點一個百分點,降幅連兩個月擴大。新興經濟體中,僅對東協出口年增速上行至百分之廿二點七,創去年六月以來新高,對非洲、拉美、俄羅斯出口皆走弱。

上海保銀投資管理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分析,「搶出口」雖減弱,但消退速度未如市場擔心來得猛烈。由於美國市場去年僅占大陸總出口的百分之十五,今年大陸出口韌性不能完全用提前發貨來解釋。他認為,在大陸國內需求疲軟的情況下,出口商努力擴大其他海外市場,這項獲得當局支持的「走出去」戰略,可能幫助維持了出口增長。

展望未來,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九月出口增速或下探至零附近,因「轉出口」、「搶出口」效應減弱,高關稅繼續壓制對美出口,加之外需走弱,第四季出口增速料轉負。澳新銀行中國市場經濟學家邢兆鵬則認為,半導體產業鏈、高技術出口仍處於高景氣狀態,後續出口仍可樂觀。

八月出口分商品看,機電產品出口穩中略降,增速放緩至百分之七點七,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漲幅擴大至百分之九,兩者增速均高於總體出口水平。

進口方面,大陸八月進口雖連續第三個月增長,但勢頭放緩,財新網指出,主要是需求低迷、部分大宗商品價格下行的緣故。例如,原油進口量增速放緩逾十個百分點至百分之○點八,而國際油價震盪導致進口額降幅擴大至百分之十五點一。

與東協自貿談判3.0已談完

另,「中國—東協自貿區三點○版」談判,歷經近兩年時間、九輪正式談判,已於今年五月廿日完成。大陸商務部副部長鄢東昨表示,將推動今年底前簽署「中國—東協自貿區三點○版」升級議定書。

東協 美國 海關 俄羅斯 半導體

延伸閱讀

「搶出口」效應減弱?陸8月出口增速半年新低 未來或持續放緩

中國外匯存底3.3兆美元 近10年新高 連10個月增持黃金

資金重返、成交量飆升 大陸A股強勢反彈創10年新高

雙雙遜於預期!大陸8月出口年增4.4%、進口年增1.3%

相關新聞

涉洩密與利益衝突! 小米中國區總經理王騰被辭退 

大陸科技巨頭小米8日公告,其中國區市場部總經理王騰被辭退,原因據報為王騰洩露公司機密訊息並存在利益衝突。王騰隨即發文回應...

關稅壓力下比亞迪加快歐市場部局 推混動、燃油車與在地建廠

在關稅壓力下,以及大陸內陷入激烈價格戰之際,大陸第一大汽車製造商比亞迪正加快在歐洲的布局。路透報導指出,比亞迪計劃三年內...

11小時增1家 陸AI企業破5000家

新華社報導,正在重慶舉行的2025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上,大陸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過去5年來,中國人工智能(A...

反制貿易打壓 陸擬修法完善措施

對外貿易法修訂草案8日提請中共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中新社指出,針對某些西方國家在貿易領域對中國打壓制裁等情形,...

去年陸海洋發展指數 比上年增長2.9%

8日在青島發布的《2025中國海洋發展指數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海洋發展指數為129.7,比上年增長2.9%,海洋發...

能源AI發展 陸提5年目標

據中國國家能源局8日消息,近日,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了《關於推進「人工智能+」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