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出口」效應減弱?陸8月出口增速半年新低 未來或持續放緩

大陸海關總署8日公告最新數據顯示,8月以美元計出口按年增4.4%,創下半年新低。對此,分析人士指,美國對對多國對等關稅落地後,大陸轉口貿易料受到影響,大陸對美「搶出口」、「轉出口」效應也似在減弱,正對大陸出口形成壓力,估下半年外需走弱、高關稅環境,或使大陸出口增速進一步放緩。
香港《經濟日報》引述凱投宏觀中國經濟學家黃子淳表示,8月出口放緩主要受基數效應影響,且中美貿易休戰的暫時提振減弱,美國對經他國轉運商品加徵關稅,短期出口承壓。
澳新銀行中國市場經濟學家邢兆鵬認為,去年高基數及颱風影響了8月出口,但半導體及高技術出口仍保持高景氣,9月出口可望反彈。保銀資本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則指,搶出口雖減弱,但大陸出口仍韌性十足,主要因出口商努力拓展其他國家市場,美國市場在2024年僅占大陸出口約15%。
界面新聞指,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出口回落除基數影響外,還受美國與越南、歐盟、日本等經濟體關稅上調影響,全球貿易增速放緩有關。南韓8月出口年增1.3%、進口轉負,顯示「搶出口」、「轉出口」現象退潮。雖然中美在斯德哥爾摩經貿會談延長關稅緩衝期90天,但約41.3%的高關稅仍壓制對美出口,加之川普政府全球關稅上調,外需整體放緩。
路透引述分析補充,美國總統川普7月威脅對經第三國轉運的大陸商品加徵40%懲罰性關稅,讓市場關注大陸工廠能否持續找到美國買家。一旦關稅超過35%,出口將承受巨大壓力。由於房地產低迷與結構性改革進展慢,北京官員可能將重點放在與美談判以解決貿易戰,同時拓展大陸在其他地區的商業布局。
展望未來,王青表示,9月出口增速或下探至0附近,因「轉出口」、「搶出口」效應減弱,高關稅繼續壓制對美出口,加之外需走弱,四季度出口增速料轉負。
中誠信國際稱,雖中美延長關稅緩衝期,但最終協定未定,且加上巴西、秘魯等非美國貿易摩擦升溫,下半年外需壓力料集中顯現;國信證券指,出口將進入政策與需求博弈期,中美及中歐摩擦增加不確定性,但與東協合作在RCEP推動下仍具支撐。
進口方面,王青表示,伴隨出口成長持續下行,外部環境波動對進口的影響還會顯現,9月進口成長或進入負增長狀態。貿易摩擦之外,未來影響進口的另個主要因素,是大陸國內大力提振內需的政策效果。第4季初大陸穩增長政策,將對進口增長提供一定支撐作用。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