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香港」宿舍難求 專家倡商廈重建或提供合理租屋

港府近年積極推廣「留學香港」品牌,致力打造國際教育樞紐,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推出先導計畫,鼓勵市場以自資和私營方式改裝酒店和其他商廈,增加學生宿舍供應。隨著赴港求學的人數不斷攀升,住宿問題仍是一大挑戰。
大公報報導,留學生帶來龐大住屋需求,香港租金於暑假旺季接連升破頂,反映香港主要屋苑租金走勢的中原城市租金指數(CRI),8月份錄得129.57點,按月升1.12%,為連續2個月創新高,今年累計升幅達5.2%。隨著非本地生人數增加,香港的學生宿舍仍然是供不應求,有專家建議容許將商業用地和舊商廈改建學生宿舍。
新一份施政報告公布在即,有專家指出,大學宿位是吸引留學生赴港的關鍵因素,建議進一步拆牆鬆綁,容許商業用地、舊商廈重建作學生宿舍,免卻冗長的規畫及改契補地價程序,既讓業主及發展商多一個發展選擇,又可解決學生宿舍的「一宿難求」的痛點。
據報導,香港測量師學會會長梁志添表示,現時有二、三線位置的商廈空置率高,「如果不改作其他用途,根本就是空置著,租不出去。」而如果這些商廈又恰好離大學不是很遠,那發展商就會有動力去改造學生宿舍,即使改造成本不低。
梁志添認為現時政策靈活,如果商廈發展商能提供合理或稍低的租金予學生,相信學生宿舍項目會是雙贏模式。「政府是允許部分改造的,不一定要整棟。例如一棟20層樓的商廈,你可以將其中一層、或五層改為學生宿舍,其他層照舊做其他商業用途。」
梁志添表示,港府自去年施政報告提出,要在規畫、地政、建築圖則審批方面拆牆鬆綁後,確實推出許多有效的拆牆鬆綁政策,例如透過擴闊「酒店」用途定義,允許符合資格的自資私營學生宿舍在「商業」地帶的酒店或商廈改裝成宿舍,提供政策彈性;發展商/營辦商可以改裝這些獲豁免樓面面積作配套設施,例如將停車場或員工飯堂改裝為健身室及自修室滿足住宿學生的需要。
另外,有留學生希望,港府可加快建設更多正規且性價比高的學生宿舍。
香港浸會大學畢業的內地研究生王小姐表示,希望港府可以制定一套詳細、嚴格的標準,完善住宿體驗,「例如周圍治安要好、設施不宜太老舊,水電網煤最好都不用學生去跑,而是統一交給宿舍負責人,總之是真正方便學生學習的就好。」她亦補充,有些學校很晚才發放錄取通知書,導致有同學臨近開學不到半個月才赴港,找房時間緊張,很容易「中伏」;如果有公認的學生宿舍,或許就可以直接申請宿舍,簡潔方便,也可避免「中伏」。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