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香港市場 兩成內地食肆結停業 專家:港人追求性價比

據統計,前年至今最少有119個「過江龍」品牌,涉最少331間分店,當中有62個內地品牌,占比逾半。但最少有22個(近兩成)品牌「碰釘」,先後結業、關閉分店或聲稱暫時停業。
明報報導,歐洲研究及投資教育公司Orientis首席經濟師徐家健表示,內地近年餐飲業生意受挫,部分品牌赴港開拓市場,近年人才計畫亦吸引不少內地新移民,內地餐飲市場擴大。徐家健稱香港整體「變窮」,更多人追求性價比,加上疫下外賣興起,到食肆用膳的人變少,疫後港人北上及外遊,亦令香港消費受挫。
據報導,近年內地茶飲店盛行,「過江龍」內地品牌中有17個、約27%屬茶飲店。目前內地茶飲店在港分店有112間,占整體內地在港餐飲門店約48.5%。疫後攻港內地品牌中,有13個先後有分店結業或聲稱暫時停業,占約21%,蘿蔔向南、咕嚕丸子屋更在開業4個月及7個月後結業。
報導稱,「十二味」創始人張權今年以聯合經營模式引入「小龍坎火鍋」、雲南菜「蘑歡」,他強調除「少油、少鹽」調整口味迎合港人,「懂本地市場」非常重要,尤其需選址正確,亦需掌握舖租等行情。徐家健分析,若外來食肆未能準確吸引目標受眾,則難捱香港貴租。
報導指出,張權表示,內地餐飲赴港主要有聯合經營、直營及特許經營(加盟)三種模式,聯合經營即香港地區負責人做大股東,品牌總部做小股東,地區負責人選址、裝修等,總部研發菜品、提供培訓。他形容這是目前最好模式,可充分發揮地區負責人營運經驗優勢。
據報導,部分內地餐飲赴港後「水土不服」,張權強調營運者要「懂本地市場」,包括熟悉舖租、裝修行情,如何定價、招聘等,「如某些舖現在10萬(港元,下同,約1.28萬美元)沒人租,有中介會說『以前租20萬,現在租18萬』,不懂市場的人可能就租了」。他提及部分品牌在港開直營店,但缺乏經驗,在選址、裝修、招聘、定價出錯;亦有品牌以加盟店攻港,但若負責人缺餐飲管理經驗,亦可致結業。
報導稱,張權強調選址重要。他曾只關注租金高低而忽略人流,最終該分店結業。他說應考慮目標受眾,舉例不同於選址蘭桂坊的蘑歡,人均消費200元以下的湖南菜「農耕記」多開在領展、屋邨商場。至於6月銅鑼灣開業的小龍坎火鍋,他說平日營業額未達預期,料與選址有關,附近不少同類四川火鍋,會調整戰略,如推出午市一人餐、增加花椒雞、豬肚雞等湯底。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