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清算名校掀高教之戰 為何美大學生幾乎無感?

中職/食量驚人卻呼籲粉絲別再送零食 邊荷律:制服變緊了

台股飆漲逾300點、再創歷史新高!台積電收1,200元平歷史高價

他誤開逃生門稱「第一次搭機」國航索賠11萬 判決出爐

圖為飛機逃生艙門示意圖。(取材自封面新聞)
圖為飛機逃生艙門示意圖。(取材自封面新聞)

張姓乘客去年搭乘國航航班從浙江準備飛往成都,他自稱因無人引導且機上標示不清,誤將飛機的逃生艙門當作廁所門打開,導致逃生滑梯自動彈出。班機後來因此取消,國航向張姓乘客提告求償經濟損失11萬多(人民幣,下同)。法院認為雙方都有錯,張姓乘客負70%賠償主要責任,判決張姓乘客賠償國航77593.46元。另外,一名女乘客近日發視頻炫耀自己「第N次」把打火機帶上飛機,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表示正核實中。

據封面新聞報導,張姓乘客2024年7月4日晚間,乘坐國航CA2754號航班從衢州機場前往成都天府機場,在旅客登機完畢後,飛機艙門關閉,張姓乘客走到客艙後部準備使用衛生間,誤將飛機尾部的R2門當成衛生間門打開,致使R2門在滑梯預位下打開,R2門滑梯釋放。後來該航班取消,張姓乘客由機場公安帶走接受詢問。

乘客誤將應急艙門當成廁所門拉開,導致滑梯彈出。(取材自和訊網)
乘客誤將應急艙門當成廁所門拉開,導致滑梯彈出。(取材自和訊網)
航班軟件顯示該航班因旅客原因取消。(取材自上游新聞)
航班軟件顯示該航班因旅客原因取消。(取材自上游新聞)

事發後,國航起訴旅客張姓乘客稱,張姓乘客造成經濟損失總計110847.8元。張姓乘客則表示,該航班在事發時飛機尾部無人執勤看管,該區域屬客艙重要安全區域,被告進入該區時無人執勤也未放下簾布並懸掛閒人莫進等應有的安全提示。

法院認為,被告雖然是第一次乘坐飛機,但其未閱讀安全須知,也未注意觀察客艙內設施的標識,且沒有向其他旅客或乘務員尋求幫助,未盡到注意義務,應承擔主要責任。但是,事發時後艙無乘務人員監管,後艙衛生間與廚房間的遮蔽簾處於打開狀態,原告自身也存在管理缺陷。判決被告承擔70%賠償責任,原告承擔30%責任。張姓乘客賠償國航損失77593.46元。不服判決可在15日內上訴。

另據大風新聞報導航安相關事件,近日一名女乘客在抖音發布客艙自拍視頻,炫耀把打火機帶上飛機。目前該乘客已刪除了相關視頻。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問詢處工作人員稱,「通常乘客物品在通過X光機時,肯定能檢查出來,機器會有成像。」並指出打火機禁止攜帶,因為打火機屬於易燃易爆物品。已交由相關單位核實。

一名女乘客9月6日在抖音發布客艙自拍視頻,炫耀「第N次」把打火機帶上飛機。(取材自齊魯晚報)
一名女乘客9月6日在抖音發布客艙自拍視頻,炫耀「第N次」把打火機帶上飛機。(取材自齊魯晚報)
帳號定位顯示其是在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登機。(取材自極目新聞)
帳號定位顯示其是在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登機。(取材自極目新聞)

相關新聞

鬼月燒紙惹爭議!旺角街頭冥紙火勢猛烈 消防到場戒備 網傻眼:以為在放火

農曆七月正值民俗鬼月,不少民眾會依照傳統,在街頭焚燒紙錢、祭拜好兄弟。

不懂香港市場 兩成內地食肆結停業 專家:港人追求性價比

據統計,前年至今最少有119個「過江龍」品牌,涉最少331間分店,當中有62個內地品牌,占比逾半。但最少有22個(近兩成...

內地領隊招港行山團 港旅遊業:名義郊遊 實質收費

香港綠色生態遊辦得有聲有色,每逢周末或假期均吸引不少旅客遠道赴港遊歷,但與此同時香港景點的交通、旅遊設施配套,以至無牌組...

陸直播主當「相親鑑定師」 毒舌評完還有男人能嫁嗎?

中國大陸社群直播間近期流行起「相親鑑定」主題,直播主自稱「相親鑑定師」,把投稿網友或其相親對象的年齡、職業、收入、家庭背景等資訊一一羅列,再用「愛情公式」評估其「婚戀競爭力」。有投稿者坦言,到直播間是想確認自己在「相親市場」的定位;但這些鑑定師以毒舌和「質疑人性」為賣點的評論,也讓不少觀眾困惑,「經過主播鑑定,還有能嫁的男生嗎?」

下月起 陸鐵路全採電子發票

據新華社報導,10月1日起,大陸全國鐵路旅客運輸領域將全面使用電子發票,不再提供紙質報銷憑證。

山東警方稱破獲一貫道「復辟案」 涉逾600成員還有未成年人

大陸近年加緊對宗教的監管,「觀察者網」8日指,山東安丘警方破獲一貫道「復辟」案,並稱該組織「利用歪理邪說蠱惑群眾」,發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