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灣臀后」高雄總圖拍情色片 與男主角被依公然猥褻罪嫌送辦

蘋果iPhone 17「不講武德」!部落客讚6亮點:打在果粉爽點上

草根網紅到保守派新星…川普盟友柯克遭槍殺 多元背景曝光

首位在中國官媒撰文的NBA球星 詹姆斯見證雙向奔赴20年

NBA球星詹姆斯。(路透)
NBA球星詹姆斯。(路透)

美國職籃NBA巨星「詹皇」詹姆斯(LeBron James)成為首位在中國官媒「人民日報」發表文章的NBA球員,這一罕見舉動,不但顯示NBA與北京當局長達數年的爭端可能即將畫下句點,也見證了詹姆斯與中國球迷20年來的雙向奔赴。

綜合網易體育「界外編輯部」報導,詹姆斯在2005年夏天第一次到訪中國,年輕的小皇帝初次到北京,就迅速被遠道而來的球迷圍了個水洩不通。

當年21歲的詹姆斯驚訝於中國球迷的熱情,第一次中國行就安排大量的互動環節,他和網友們線上聊天,在NIKE的街頭爭霸賽總決賽上,他和同樣年輕的易建聯出現在場邊,更讓現場觀眾歡呼不已。當晚的活動,詹姆斯足足上場三次,並在中國行即將結束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道:「籃球不僅是一項運動,它更是一座連接彼此的橋梁。我希望自己能為推動中國籃球的發展獻出一份力量。」

從這次開始,詹姆斯和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他的中國之旅愈發頻繁,幾乎每年都造訪一次。

報導指出,2008年,詹姆斯帶領美國夢之隊造訪中國,在奧運會上強勢稱霸,一洗四年前雅典之恥;2011年,詹姆斯更是首次到訪成都,深入大熊貓繁育基地,親手抱了大熊貓。這趟旅程讓他激動不已,連發兩條動態:「成都大熊貓基地,放鬆之旅,抱一抱熊貓。」隨後又發了一大串「哈哈哈哈」,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詹姆斯對熱愛籃球的青少年的鼓舞始終如一,每一次中國行,他都會和年輕人同場訓練、競技,為每個熱愛籃球的球迷指引方向。2009年,他向北京振華學校捐贈運動裝備、設立獎學金;2011年,他在長達八天的中國行中設立青少年訓練營,親自教授年輕人籃球技巧;2014年,詹姆斯成為首名NIKE「打出名堂」的籃球導師,幫助年輕球員們提升表現,突破自我。

今年9月迎來詹姆斯的第15次中國行,在NIKE成都品牌體驗店,詹姆斯聆聽了多名球迷與籃球的故事。隨後,他又和中國男籃隊長趙睿一起突襲U19男籃和U16女籃的訓練現場,親自指導隊員們動作。在「打出名堂2025」最終試煉現場,詹姆斯還和趙睿、李夢、崔永熙等國手,共同和小朋友們享受籃球最純粹的樂趣,緊接著,他在全場呼喊聲中騰空而起,完成一記震撼灌籃。

報導稱,對詹姆斯和他的球迷來說,這種跨越代際和時間的情感聯結,正是時間賦予的寶貴財富。詹姆斯在變,他的中國行也在變,但始終不變的,是這份愈發醇厚的雙向奔赴。

詹姆斯第15次訪中,與成都球迷互動。(取材自微博)
詹姆斯第15次訪中,與成都球迷互動。(取材自微博)
詹姆斯2011年訪中時抱到大熊貓。(取材自「界外編輯部」)
詹姆斯2011年訪中時抱到大熊貓。(取材自「界外編輯部」)
詹姆斯與中國球迷合影。(取材自「界外編輯部」)
詹姆斯與中國球迷合影。(取材自「界外編輯部」)
詹姆斯曾多次造訪中國。(取材自「界外編輯部」)
詹姆斯曾多次造訪中國。(取材自「界外編輯部」)
詹姆斯今年第15次訪中。(取材自微博)
詹姆斯今年第15次訪中。(取材自微博)

相關新聞

雙城論壇25日將登場?大陸國台辦:一直保持著溝通

台北上海雙城論壇,傳出即將於25日登場,對此大陸國台辦並未具體證實,僅說上海市與台北市「一直保持著溝通」,同時重申,大陸...

陸制裁日參議員石平 胡錫進批與余茂春同為「大漢奸」

大陸外交部8日宣布,對日本參議員同時是歸化日籍的中國大陸人石平採取反制措施,這是中國大陸首度制裁日本國會議員。向來愛對時...

美跨黨派眾議員將訪陸 促進雙邊對話

美國聯邦眾議院軍事委員會民主黨籍領袖史密斯(Adam Smith)據報本月將率領軍委會兩黨議員訪問中國大陸。這是2019...

在我專屬經濟區鑽探 國台辦稱擁有南海主權

賴清德總統日前受訪表示,希望兩岸談判要秉持對等尊嚴,不能設定台灣放棄主權、接受一個中國原則為前提,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

中菲南海角力添變數 陸公布黃岩島「國家級」保護區面積與分區

中菲兩國近年在南海黃岩島(我稱民主礁)主權爭議未解,大陸國務院9日批准同意新建黃岩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並表示要強化對涉及...

中國發現「亞洲鋰腰帶」長達2,800公里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0日介紹「十四五」時期自然資源工作高品質發展成就指出,戰略新興產業礦產取得重大找礦突破,新發現「亞...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