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防部更名「戰爭部」 中共軍媒:軍事擴張與戰略調整的重新包裝

美國國防部長赫塞斯辦公室門上新掛牌寫著「戰爭部長」。路透
美國國防部長赫塞斯辦公室門上新掛牌寫著「戰爭部長」。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5日簽署行政命令,把美國國防部改名戰爭部(Department of War)。對此,中共中央軍委機關報《解放軍報》8日刊文稱,此舉折射出美國對外戰略調整,實際是將軍事擴張敘事重新包裝,為單邊主義戰略披上「合法外衣」。該文稱,名稱變更不僅是字面調整,也或具有政治盤算與軍事擴張正當化作用,引發外界對國際秩序與全球安全的關注。

《解放軍報》8日發表題為「美國防部更名「戰爭部」引爭議」的評論稱,美國軍事機構名稱的變遷,見證著美國的擴張。1789年設立的「戰爭部」曾主導美國不斷透過軍事手段擴張領土和影響力。隨1947年《國家安全法》的頒布,杜魯門政府將軍事指揮權統一交由新成立的「國家軍事機構」。1949年,該法修正案將「國家軍事機構」更名為「國防部」。

文章接著稱,雖然這項調整被認為是對二戰後國際局勢的回應,但這並不代表美國真正走上和平的道路。數據顯示,從二戰結束到2001年,大部分衝突都與美國相關,占比高達80%以上。美國挑起或發動韓戰、越戰、海灣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等,用軍事霸權為擴張開路。

文章認為,美國如今恢復「戰爭部」名稱,折射出美國對外戰略的調整,實際是將軍事擴張的敘事重新包裝,為單邊主義戰略披上「合法外衣」。川普重返白宮後,延續第1任期內的「美國優先」主張,雖然美國在歐洲等地有戰略收縮的跡象,但軍事擴張勢頭有增無減,大幅提升國防預算,推進部署「金穹」系統,公然轟炸伊朗核設施,都是具體的表現。

文章批評,川普公開叫囂「奪取格陵蘭島」、「吞併加拿大」,要求北約其他成員承擔更多軍費,早已令盟友心生不滿。從「國防」到「戰爭」的敘事轉變更表明,美國正試圖以武力進一步挑戰國際安全秩序與規則,暴露出極端利己主義本質,引起國際社會強烈擔憂。

文章說,此次更名,還有強化政治人設、鞏固政治地位的考量。當前距離期中選舉還有1年多時間,美國兩黨圍繞選區重劃等議題激烈博弈。透過為國防部更名,川普可展現「改變華盛頓建制」的決心,強化其「顛覆傳統」的人設,鞏固並擴大支持者群體。

此外,該文指,川普自今年1月上任第2任期以來,肆意揮舞「關稅大棒」,強推移民驅逐計劃,大幅裁撤聯邦雇員,大量關停政府機構,面臨多項司法訴訟和巨大反對壓力,此時拋出軍事改革話題,可吸引社會和媒體注意力,轉移輿論焦點。更名還可為持續擴大的軍事開支提供合法性支撐,將「戰爭常態化」植入公眾認知,消解美國國內反戰輿論對擴張軍備的阻力。

文末提到,當前國際社會普遍倡導多邊主義安全合作,美國防部的更名,明顯與這一主流趨勢背道而馳。「在『霸權成本』高企、全球力量格局加速演變的背景下,這種妄圖通過名稱變更重振霸權地位的做法,不僅無法挽回其國際信譽的持續下滑,反而會加劇世界各國對美式霸權主義的警惕與抵制。」

延伸閱讀

在美製造vs移民執法 川普搜現代汽車電池廠一次看

俄大規模襲烏 川普不高興但認定戰爭很快能解決

川普首席經濟顧問:聯準會須「完全」免於政治干擾

美逮300韓工!川普喊「美國人要自己做電池」是否影響美韓關係這樣回

相關新聞

史上首次…陸制裁日參議員 石平:很光榮被制裁

大陸外交部昨宣布,對日本參議員石平採取反制措施,這是中國大陸首度制裁日本國會議員。石平是歸化日籍中國大陸人,陸方指控他在...

中共中聯部長劉建超「消失」逾月 李明祥代部長職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已一個多月未公開露面。香港星島日報指出,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時隔六年於上周再度訪問中國大陸並出席...

視訊參與金磚線上峰會 習近平批美發起關稅戰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八日在北京以視訊方式參加金磚國家領導人線上峰會,他在談話中暗批美國,指面對「個別國家」接連發起貿易戰、...

習近平視訊參加金磚國家線上峰會 暗批美發起關稅戰、籲緊密合作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8日在北京以視訊方式參加金磚國家領導人線上峰會,他在談話中暗批美國,指面對「個別國家」接連發起貿易戰、...

陸學者:石破茂緩和中日關係 強硬派上台恐再陷緊張

日本首相石破茂7日宣布辭職,引起中國媒體及學界高度關注。中國學者認為,石破茂任內中日關係有階段性緩和,但兩國關係在他辭職...

陸制裁日參議員石平 陸外交部外言人:他與日本反華勢力攻擊抹黑中國

針對大陸外交部8日上午公告,日本參議員石平「長期在台灣、釣魚島、涉疆、涉藏、涉港等議題散布謬論,並公然參拜靖國神社」,陸...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