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明年月收入5萬不用繳稅 賴總統:有史以來稅金繳最少的時候

強颱樺加沙「最新風雨預測出爐」 4縣市明天達停班課標準

觸陸時間曝光 樺加沙「持續增強」預估6小時內達到巔峰

「英雄射日」拉弓卻不見箭!? 遊客納悶!公所這樣解釋

布農族「英雄射日」的故事是族人耳熟能詳的遠古傳說,台東縣延平鄉公所前的射日英雄雕像,卻有弓無箭,引民眾納悶。記者尤聰光/攝影
布農族「英雄射日」的故事是族人耳熟能詳的遠古傳說,台東縣延平鄉公所前的射日英雄雕像,卻有弓無箭,引民眾納悶。記者尤聰光/攝影

布農族「英雄射日」的故事是族人耳熟能詳的遠古傳說,台東延平鄉及海端鄉2個布農族鄉鎮,都可見和射日相關的意象,不過,延平鄉公所前的射日英雄雕像,卻有弓無箭,引民眾納悶。鄉長余光雄表示,這雕像呈現的是預備姿勢,所以弓上沒箭。

余光雄說,所謂意象所現成的方式是沒有絕對性,這尊英雄射日所表達的是拉弓射日前的準備,他在測試弓弦穩不穩固,並測試自身力量夠不夠強壯,因此,整個姿態就呈現預備姿勢,自然沒上箭,就像運動選手賽前都會做調整的準備動作,沒有外傳說對部落不好的情事,把箭拿掉。

射日英雄雕像座落公所前祭祀廣場,高逾3公尺,於2000年興建完成,是鄉內最大最醒目的入口意象,吸引不少遊客目光及拍照打卡。不過,有民眾發現雕像拉滿弓卻沒有箭,好奇箭是否已射出去?還是當初忘了把箭放上去?感覺怪怪的。

「有箭的話,拍起來更帥氣!更有感覺!」鄒姓遊客說,看姿勢應該正拉滿弓準備射箭,有看到弓弦,但沒有箭,好像失去英雄氣概及勇士的精神,不知道為什麼沒有箭。另有民眾開玩笑表示,可能是無形箭,要有慧根或緣分的人,才能看到那支箭吧。

當地居民表示,原本雕像當初完工時還有箭,但2017年因故將箭拿掉,有人說是箭指方向是對面鸞山部落,有人反映對部落不好,公所從善如流,將箭取下。但也有人說是公所用另外一種方式來詮釋,不見得有箭就是射日英雄,拉滿弓的姿勢也感受傳承生命的力量。

據了解,布農族射日故事傳說遠古時代,天上有2個太陽兄弟,日夜輪替照耀大地,人民苦不堪言,於是1名父親帶著兒子和弓箭要將太陽射下,辛苦追到太陽後,射到1個太陽哥哥的眼睛,經過溝通,太陽哥哥理解族人辛苦,答應只剩白天和黑夜,父子也學習到栽種與歲時祭儀。

延平鄉長余光雄表示,這雕像呈現的是預備姿勢,所以沒有弓上沒箭。記者尤聰光/攝影
延平鄉長余光雄表示,這雕像呈現的是預備姿勢,所以沒有弓上沒箭。記者尤聰光/攝影
延平鄉公所前祭祀廣場的射日英雄雕像,高逾3公尺,於2000年興建完成,是鄉內最大最醒目的入口意象,吸引不少遊客目光及拍照打卡。記者尤聰光/攝影
延平鄉公所前祭祀廣場的射日英雄雕像,高逾3公尺,於2000年興建完成,是鄉內最大最醒目的入口意象,吸引不少遊客目光及拍照打卡。記者尤聰光/攝影

溝通 族人 布農族

延伸閱讀

台東建農里2蔣中正雕像緩拆 市公所:願接手管理

彰化中山路人行道拚設計展前完工 圖書館獅子雕像暫披白布

小王子125週年展高雄登場 3大雕像西子灣賞夕陽

台北免費賞花景點|紫色天使花浪漫盛放 搭配碑林意境十足!

相關新聞

風勢太強? 池上伯朗大道4遊客騎電輔車疑被吹進田中

台東池上著名景點伯朗大道,今天下午3點多,有4名外地遊客騎電輔車欣賞田園風景,疑遭突強勁側風連人帶車吹進稻田裡,所幸其中...

宜蘭南天宮金媽祖坐鎮排球賽 被點名有意參選縣長這4人首見同框亮相

宜蘭南天宮慶祝建宮75周年,今舉辦第一屆金媽祖盃全國排球錦標賽,恭請「金媽祖」神尊坐鎮加持,近來被點名有意參選縣長的國民...

民進黨宜蘭黨部與信賴之友合辦黨慶公益捐血 不到半小時逾250人爆滿

民進黨創黨39周年,宜蘭縣黨部今天與宜蘭信賴台灣之友會舉辦公益捐血,號召黨公職幹部與鄉親踴躍響應,活動不到半小時,超過2...

颱風樺加沙逼近!蘇花大清水隧道鋼板破損 公路局急修補

台9線蘇花公路159.3公里大清水明隧道2023年因大量落石崩塌毀壞,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搶修後完成重建。但近期山區邊...

「英雄射日」拉弓卻不見箭!? 遊客納悶!公所這樣解釋

布農族「英雄射日」的故事是族人耳熟能詳的遠古傳說,台東延平鄉及海端鄉2個布農族鄉鎮,都可見和射日相關的意象,不過,延平鄉...

基隆全國萬人健走大會師 飽覽山海美景

基隆市政府及台灣體育總會昨天在外木山辦「全國萬人健走大會師」,全國各縣市3萬8千多名愛好體育民眾齊聚,沿著海邊走7公里長...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