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樺加沙逼近「不排除達強颱」 氣象署估最快周日海警、下周一陸警

謝國樑與韓東大門設計廣場簽MOU 基隆轉型設計與國際接軌

基隆市長謝國樑昨與東大門設計廣場簽署合作備忘錄,為基隆城市轉型與國際接軌奠定新基礎。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基隆市長謝國樑昨與東大門設計廣場簽署合作備忘錄,為基隆城市轉型與國際接軌奠定新基礎。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韓國東大門設計廣場(DDP)是首爾最具代表性的都市更新的重要案例之一,前身為東大門棒球場,透過設計轉化為融合創意、產業與市民生活的重要基地。基隆市長謝國樑昨與DDP執行長車康熙簽署合作備忘錄,為基隆城市轉型與國際接軌奠定新基礎。

近年來,基隆積極推動老建築再利用、港區景觀與公共空間設計,也進行捷運共構站、地標周邊纜車及都市更新計畫,持續打造更具特色與競爭力的城市。

謝國樑率議員秦鉦、鄭愷玲、陳宜及林旻勳,市府產業發展處長蔡馥嚀、民政處長呂謦煒,以及基隆市姊妹市促進會理事長陳世斌、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理事長黃偉倫等訪韓,昨和DDP簽署MOU。

謝國樑致詞指出,首爾在設計領域的成就令人驚豔,將為基隆城市發展帶來深刻啟發。基隆近年積極推動建設,包括捷運五大共構站點聯合開發、地標周邊纜車系統及都市更新計畫,期望打造一座更具特色與競爭力的城市。此次與DDP簽署MOU,不僅是一大榮耀,更象徵雙方將透過持續交流,在未來專案上取得實質進展。

車康熙則表示,首爾設計基金會隸屬首爾市政府,肩負設計政策推動與東大門設計廣場的營運,並長年與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保持緊密交流。多次訪台的他期盼透過與基隆的合作,彼此學習、共同成長,並期待親自到訪基隆,開創雙贏局面。

市府產發處長蔡馥嚀補充,基隆將於9月30日至10月3日舉辦「台日韓國際青年設計工作坊」,未來也將邀請更多國際設計資源進入基隆,讓青年透過設計實作拓展視野,參與城市未來建構。

訪問團並到首爾創新創業中心,了解韓國新創扶植政策與青年創業資源。謝國樑說,基隆將深化與韓國設計及新創機構的合作,把國際經驗引入城市治理,推動基隆成為一座兼具創意能量、產業活力的國際港灣城市。

基隆市長謝國樑昨與東大門設計廣場簽署合作備忘錄,為基隆城市轉型與國際接軌奠定新基礎。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基隆市長謝國樑昨與東大門設計廣場簽署合作備忘錄,為基隆城市轉型與國際接軌奠定新基礎。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基隆市長謝國樑昨與東大門設計廣場簽署合作備忘錄,為基隆城市轉型與國際接軌奠定新基礎。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基隆市長謝國樑昨與東大門設計廣場簽署合作備忘錄,為基隆城市轉型與國際接軌奠定新基礎。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基隆市長謝國樑昨與東大門設計廣場簽署合作備忘錄,為基隆城市轉型與國際接軌奠定新基礎。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基隆市長謝國樑昨與東大門設計廣場簽署合作備忘錄,為基隆城市轉型與國際接軌奠定新基礎。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首爾

延伸閱讀

2025縣市長滿意度出爐!綠營4席退步 黃偉哲首度掉入衝刺組現警訊

基隆與韓國延壽區締結友好城市 謝國樑伴手禮送「結伴」 攜手城市治理

卓榮泰明邀地方談財劃法 謝國樑:基隆一般及計畫性補助款全被砍了

盧秀燕揪藍白16縣市明天北上發聲 籲中央統籌款、補助款要公開、公平

相關新聞

白鼻心遭撞死懷裡還有幼獸緊抱不放 花蓮市長暖心緊急救援

花蓮市長魏嘉彥日前晚間在市區發現一隻白鼻心疑被撞死已無氣息,懷裡還有一隻幼獸緊抓母親不放,他小心翼翼將母子移置路旁,避免...

謝國樑與韓東大門設計廣場簽MOU 基隆轉型設計與國際接軌

韓國東大門設計廣場(DDP)是首爾最具代表性的都市更新的重要案例之一,前身為東大門棒球場,透過設計轉化為融合創意、產業與...

基隆港灣「飛鳶」系列細膩自然展英姿 邱素美工筆畫師生展

知名工筆畫家邱素美師生展今天在基隆美術館展出近200幅作品,呈現傳統工筆畫技法與當代美學的創新交融。其中以基隆港灣為靈感...

基隆人行道工程自強隧道口機車頻慘摔 加強警示

基隆市安樂區長庚生活圈人行環境改善工程,自強隧道口工區近日因警示不足發生車禍事故,市議員吳驊珈說,安樂路二段自強隧道口前...

監院糾正禪光育幼院虐童案並要求議處失職者 花蓮縣府回應了

監察委員葉大華、蘇麗瓊調查「花蓮縣禪光育幼院不當對待安置兒少案」,今天發布調查報告,斥責縣府社會處管理嚴重失靈、對院生評...

台東卑南族孫菊花獲登錄傳統工藝「人間國寶」 饒慶鈴頒紅榜祝賀

文化部正式登錄「tenun kana Pinuyumayan 卑南族傳統織布」為重要傳統工藝,並認定台東下賓朗部落孫菊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