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曾登金曲獎獻唱《咒術迴戰》主題曲 樂團King Gnu主唱井口理結婚了

竹聯幫弘仁會詐欺水房涉洗錢3.5億…3律師偷拍筆錄給詐團 下場慘了

台股上看26500點大關不遠? 台積電鉅額交易首次驚見1405元

基隆現有最大量體的人行天橋 市府決定拆除!最快今年底讓它消失

基市府工務處今天表示,已在辦理八堵路、國安路口人行天橋拆除工程招標作業,預計最快今年底拆除。記者邱瑞杰/攝影
基市府工務處今天表示,已在辦理八堵路、國安路口人行天橋拆除工程招標作業,預計最快今年底拆除。記者邱瑞杰/攝影

基隆市八堵路、國安路口的人行天橋,是基隆境內現存最大量體的天橋。基市府工務處今天表示,高齡者、身障人士、推嬰兒車或菜籃車民眾使用天橋不便,橋墩也占用人行道空間,已在辦理工程招標作業,預計最快今年底拆除。

基隆市過去興建不少人行天橋,避免人車交織發生危險。隨著都市發展變遷和市民生活需要,市府逐步拆除使用率偏低的天橋,近2年先後已拆除南榮國小、碇內國小及東信國小前天橋,全市目前還有9座天橋。

暖暖區八西里長林明傳5年前反映民意,指有老人家走天橋不方便,直接穿越八堵路發生車禍,建議拆除天橋,並加畫斑馬線,更能保障行人安全。市府當時以仍有人使用,國安路口又無足夠行人庇護空間,不利設置號桿及畫設斑馬線,決定不拆除。

基市府今年執行台5線(七堵區光明路至到暖暖區八堵路)提升道路品質計畫,全線3.6公里,分5期推動。第1期從七堵地下道至長興地下道已在6月完工。第2期自長興地下道至明德二路口辦理工程招標作業中,預估今年底或明年初施工。

工務處表示,拆除八堵路、國安路天橋是第4期工程,但因民眾使用不便,橋墩與梯間佔用人行道空間,增加行人通行風險,決定回應民意期待優先拆除,提前辦理工程招標作業,最快今年底就可進場拆除。

工務處說,八堵路、國安路天橋拆除工程,會比照先前拆除方案,由施工人員切斷主梁接合處,再吊放至地面分解運離現場,再依序拆除樓梯及橋墩。施工團隊會兼顧安全與效率,縮短工期,降低對當地交通和民眾生活的影響,

市府也已完成天橋拆除後,八堵路、國安路斑馬線畫設方案,搭配交通號誌與標線設計,提供人車依循安全通行,讓長者、孩童及行動不便者過馬路能更安心。

基市府工務處今天表示,已在辦理八堵路、國安路口人行天橋拆除工程招標作業,預計最快今年底拆除。記者邱瑞杰/攝影
基市府工務處今天表示,已在辦理八堵路、國安路口人行天橋拆除工程招標作業,預計最快今年底拆除。記者邱瑞杰/攝影
基市府工務處今天表示,已在辦理八堵路、國安路口人行天橋拆除工程招標作業,預計最快今年底拆除。記者邱瑞杰/攝影
基市府工務處今天表示,已在辦理八堵路、國安路口人行天橋拆除工程招標作業,預計最快今年底拆除。記者邱瑞杰/攝影
基市府工務處今天表示,已在辦理八堵路、國安路口人行天橋拆除工程招標作業,預計最快今年底拆除。記者邱瑞杰/攝影
基市府工務處今天表示,已在辦理八堵路、國安路口人行天橋拆除工程招標作業,預計最快今年底拆除。記者邱瑞杰/攝影

基隆 人行道

延伸閱讀

反拆圓環填地下道遭炎上!藍粉專AI製圖諷抹黑 苗博雅反嗆「造謠黨」

公館圓環地下道積水 北水處:工區外管線漏水導致

基隆與韓國延壽區締結友好城市 謝國樑伴手禮送「結伴」 攜手城市治理

苗博雅反對拆圓環填平地下道遭網友洗版 怒批造謠「帶風向要有限度」

相關新聞

蘇澳區漁會集結9款膨派海鮮 推中秋鱻宴超值禮盒優惠價1999元

國人中秋節瘋烤肉,宜蘭蘇澳區漁會推出中秋鱻宴禮盒,包含龍虎斑石斑、黑鮪魚腹肉魚排、漁夫船凍透抽、霸王白蝦、生鮮M號大干貝...

宜蘭「米王」揭曉! 29歲青農劉耀群蟬聯嚴選米賽冠軍

被視為宜蘭米界「奧斯卡」的嚴選優質米競賽今公布評選結果,「米王」由冬山鄉農會29歲青農劉耀群蟬聯奪冠。劉耀群說,公布得獎...

台東長濱「Luma Base魯瑪數位遊牧基地」開幕 打造數位遊牧場域

台東縣長濱鄉今迎來花東首座結合「綠色採購」與「數位遊牧」的創生據點「Luma Base魯瑪數位遊牧基地」正式開幕,縣長饒...

台東3婦人疑似中毒檢驗報告出爐 衛生局:誤食「大花曼陀羅」

台東縣卑南鄉日前傳出3名婦人疑似食物中毒意外,3人聲稱吃了野菜「南非葉」,衛生局採集野菜送驗,今公布檢驗結果,確認3人誤...

403強震重創花蓮港 9座碼頭修建提前完工抗震力升級

去年發生403強震,造成花蓮港外港第17至25號共9座碼頭鋪面出現20至70公分不等高差陷落,裝卸設備也受損。港務公司先...

基隆現有最大量體的人行天橋 市府決定拆除!最快今年底讓它消失

基隆市八堵路、國安路口的人行天橋,是基隆境內現存最大量體的天橋。基市府工務處今天表示,高齡者、身障人士、推嬰兒車或菜籃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