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江祖平指控遭下藥性侵偷拍 檢警今搜索帶回三立前副總之子龔益霆

駭客總猜得到你的密碼!專家曝「最常犯錯誤」 3招改善帳號被盜風險

檢察官開酸「是陳智菡主動接觸」:沒有要把柯文哲關到死

花蓮村民不滿垃圾場火警無人負責 嗆環保局要求給交代

花蓮吉安鄉垃圾掩埋場11日中午資源回收區疑似自燃,濃煙直衝天際,鄰近3鄉市居民都聞到臭味。本報資料照片
花蓮吉安鄉垃圾掩埋場11日中午資源回收區疑似自燃,濃煙直衝天際,鄰近3鄉市居民都聞到臭味。本報資料照片

花蓮吉安鄉垃圾掩埋場資源回收區11日發生大火,產生的濃煙隨風向飄散,吉安鄉、花蓮市及壽豐鄉的居民都聞得到。掩埋場所在地的光華村民不滿火警爆發至今無人道歉、負責,今天村長石福春帶領村民包遊覽車到縣議會陳情,要求凍結花蓮縣環保局廢棄物處理相關預算。

吉安鄉垃圾掩埋場位於光華村,11日中午資源回收區及回收物倉庫不明原因冒出濃煙,由於現場風勢較大,且現場塑膠、紙類等易燃物堆積成山,助長火勢迅速燃燒,消防人員耗時近25小時灌救才撲滅火勢,濃煙因風向轉變關係,讓南邊壽豐鄉、北邊花蓮市的民眾都能聞得到臭味,還有人因此感到頭暈。

光華村長石福春8月曾以花蓮市垃圾掩埋場火警為例,認為吉安垃圾轉運站長期堆置大量垃圾,不僅長期散發惡臭,嚴重影響村民生活品質,堆積成山的垃圾及回收物更潛藏著火災風險,卻未獲得重視。

村長石福春號召近百位村民,今天上午搭遊覽車前往縣議會向議長張峻陳情,眾人拉起白布條,喊出「守護光華、拒絕汙染」。石福春指出,11日發生火警,現場濃煙密布,影響全村900戶、共約2200居民。

石福春說,火警發生當下曾聯繫環保局廢棄物管理科詢問村民因應方式,卻只獲得佩戴口罩、關緊門窗等答覆,事後也沒有說明空汙數字監測、滅火是否汙染地下用水等問題,批評環保局怠惰、官僚主義、忽視民意,讓村民感到相當心寒。

石福春指出,光華村垃圾掩埋場2005年開始營運,環保局曾允諾2007年會關場,但至今仍持續使用,甚至在沒有舉辦公開說明會,或取得居民同意的狀況下,變成垃圾轉運站,村民不滿環保局不斷開芭樂票。

他說,村民希望議會先凍結環保局廢棄物管理科明年度的預算,讓環保局在3個月內擬定處置計畫,告知村民何時清完垃圾場垃圾,並以公開透明管理方式讓村民參與。

議長張峻接下陳情書後,強調縣議會一定會和村民站在一起,並請縣府檢討提出改善計畫,議會明天下午4時預計到現場會勘。

花蓮吉安鄉垃圾掩埋場資源回收區,11日中午突然自燃,濃煙密布。本報資料照片
花蓮吉安鄉垃圾掩埋場資源回收區,11日中午突然自燃,濃煙密布。本報資料照片
花蓮吉安鄉光華村長石福春(左三)前往縣議會向議長張峻(左二)陳情,張峻承諾請縣府檢討提出改善計畫。記者王思慧/攝影
花蓮吉安鄉光華村長石福春(左三)前往縣議會向議長張峻(左二)陳情,張峻承諾請縣府檢討提出改善計畫。記者王思慧/攝影

吉安 花蓮 環保局 廢棄物 資源回收

延伸閱讀

民進黨議員服務處遭房東「提前解約」超錯愕 曝與大罷免有關

中央補助3500萬元裝設屋頂型光電板 花蓮議員疑慮多暫擱置

傅崐萁挺過後...藍營也要罷免「反傅派」?張峻:問心無愧

花東回饋系統故障2週 台鐵:人工補登確保權益

相關新聞

花蓮村民不滿垃圾場火警無人負責 嗆環保局要求給交代

花蓮縣吉安鄉垃圾掩埋場資源回收區11日發生大火,產生的濃煙隨風向飄散,吉安鄉、花蓮市及壽豐鄉的居民都聞得到。掩埋場所在地...

花蓮吉安掩埋場火警濃煙惹怨 縣府承諾2700噸垃圾年底清空

花蓮縣吉安鄉垃圾掩埋場11日發生火警,悶燒約25個小時才撲滅,期間大量濃煙飄到花蓮市、吉安鄉與壽豐鄉,居民都聞得到臭味,...

花蓮大港口舊營區將活化 部落盼成為文化傳承新據點

花蓮縣豐濱鄉大港口舊營區過去是海巡署駐紮的重要據點,占地約3393平方公尺,自2017年閒置至今。鄉公所近日舉辦規畫工作...

花蓮富里鄉便道搶修 方便農民秋收運輸

花蓮縣富里鄉崙天與明里便道遭颱風暴雨、溪水暴漲而沖毀,地方交通與農產運輸受阻。鄉公所與縣府緊急搶修,崙天便道將提前在9月...

廣角鏡/泳渡基隆嶼 海廢共游、意外救玳瑁

基隆「海洋護衛隊」昨戒護小朋友泳渡基隆嶼任務時,發現海面聚集約1個足球場大的海洋廢棄物,還有一隻玳瑁因漁網纏繞受困。潛水...

幸福寵物嘉年華 200隻萌寵齊聚羅東文化工場比賽由「酷龍」奪冠

幸福宜蘭寵物嘉年華今天在羅東文化工場熱鬧展開,現場集結超過70個犬種、近200隻毛小孩與飼主同歡,主辦單位分組進行體態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