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凌晨零時動工!民團抗議拆公館圓環 群眾走讀突殺入車陣

92歲嬤離世前「每月定期做一事」 愛孫打開存摺一看跌破眼鏡

昭和年間地神碑斷兩截 花蓮文化局緊急搶修

花蓮瑞穗鄉三元宮前的五神明地神碑,有90年歷史,因廟方重新配置空間,移動時不慎斷成兩截。圖/潘繼道教授提供
花蓮瑞穗鄉三元宮前的五神明地神碑,有90年歷史,因廟方重新配置空間,移動時不慎斷成兩截。圖/潘繼道教授提供

花蓮縣瑞穗鄉三元宮一座日據時期留下的五神明地神碑,近日因廟方重新規畫空間,搬移時不慎摔斷成兩截,文化局人員及專家學者、在地文史工作者昨會勘,文化局已列冊追蹤,並協助向文化部文資局申請緊急修復。

「極為震驚」擔任花蓮縣文資相關審議委員的東華大學台灣文化學系教授潘繼道等人昨天一同勘查,對於這座約90年歷史的地神碑受損相當心痛。他說,這座五神明(五角柱)地神碑,見證日據時期瑞穗自由移民村,相當珍貴,期待能夠盡力修補。

潘繼道說,日本昭和8年(1933)後,台灣總督府配合菸葉增產計畫,在瑞穗、玉里推行自由移民事業,建立瑞穗村,包括現今的瑞穗鄉瑞穗、瑞北、瑞祥等村,招募原住吉野等移民村的日本人為主種植菸草,昭和10年又建立三笠村(今玉里鎮三民里),也是以種植菸草為主。

瑞穗自由移民村當時逐漸形成瑞原(今瑞穗村北方)、宮之里(今瑞祥村)及玉苑(今瑞北村)3個聚落,地神就是聚落與農業的守護神,提供日本農業移民精神慰藉,和台灣信仰的土地公很相似。

潘繼道表示,五角柱地神碑原屬瑞原,刻有「天照皇大神、大己貴命、倉稻魂命、埴安媛命、少名彥命」5尊神祇,極可能是台灣現存唯一的一座,原本在瑞穗慈安路,後因颱風、道路拓寬移至瑞穗鄉瑞北村三元宮。

三元宮除了五角柱地神,還有另一座屬於玉苑的自然石地神以及手洗缽,都是日本昭和年間留下的文物,已由在地文史工作者黃家榮協助廟方,提報申請指定一般古物。

潘繼道表示,昨天所有參與的老師一致決議,這些文物見證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農業移民開拓艱辛及菸草栽種歷史,即使有不同程度毀損,仍具備文資列冊追蹤及指定一般古物的價值。

花蓮縣文化局文資科長黃用斌表示,後續將列冊追蹤保存狀況,獲所有權人同意後向文資局提案爭取緊急修復;至於提報指定文物部分,先進行調查研究,了解文史脈絡,材質、藝術價值等,後續召開審議會審議。

花蓮瑞穗鄉三元宮另外也保存一座玉苑地神碑。圖/潘繼道教授提供
花蓮瑞穗鄉三元宮另外也保存一座玉苑地神碑。圖/潘繼道教授提供
花蓮瑞穗鄉三元宮前的五神明地神碑,有90年歷史,因廟方重新配置空間,移動時不慎斷成兩截。圖/潘繼道教授提供
花蓮瑞穗鄉三元宮前的五神明地神碑,有90年歷史,因廟方重新配置空間,移動時不慎斷成兩截。圖/潘繼道教授提供

移民 日本 文史工作者

延伸閱讀

「鬼才之道」編劇蔡坤霖捲性騷 「最美鬼后」張榕容反應曝光

牛背上藝術家許文融結合科技創作展 竹縣文化局登場

瑞穗文旦柚粒粒精挑細選 首度單個包裝叩關新加坡超市

花蓮洄瀾鐵人三項賽突喊卡 公路單位曝「8月申請路權」

相關新聞

半世紀基隆「國家新城」舊城門將拆 地方籲重規畫動線

基隆市安樂區樂利三街「國家新城」社區住戶逾萬人,入口處的舊城門牌樓有50多年歷史,但因時代久遠,影響社區進出整體動線,今...

昭和年間地神碑斷兩截 花蓮文化局緊急搶修

花蓮縣瑞穗鄉三元宮一座日據時期留下的五神明地神碑,近日因廟方重新規畫空間,搬移時不慎摔斷成兩截,文化局人員及專家學者、在...

台東8千居民4萬份網路連署反風電 立委陳瑩:總統願意跟我們站在一起

台亞風能股份有限公司預計在台東東海岸沿線設立58座陸域風機,讓居民憂心忡忡並組成東海岸反風電自救會聯盟發起連署,共有逾8...

瑞穗文旦柚粒粒精挑細選 首度單個包裝叩關新加坡超市

花蓮瑞穗文旦柚品質佳,近年拓展外銷市場,每年外銷量約3000公噸,今年增加出口通路到星馬,並首度採「單粒包裝」方式銷往新...

台東縣府推出中秋禮盒85折優惠 用行動支持庇護工場助身障者就業

中秋節將近,台東縣政府推出「你購禮盒我來打折」活動,自即日起至10月3日止,凡購買縣內庇護工場中秋節禮盒,一律享有全品項...

基隆9款超值套票最低四折起 濱海奇基線低碳深度遊10景點

基隆市文化觀光局推出9款超值限定套票,從交通接駁到在地美食、火鍋、咖啡、酒吧、景點門票與導覽體驗,整合超過60家在地商家...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