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竹市清晨車禍再添1死…未成年駕駛失聯 全車五人3死1傷

學術職涯/物理研究男表現勝過女 中壯年論文影響力高

蔣經國日記/蔣中正官邸槍聲大作 暴徒奪槍殺警衛闖入

旗山爐碴清運進度超前?環團批低估清運總量「如期清完恐跳票」

高雄市環保局強調旗山大林爐碴廢棄物清除進度超前4.47%,預計2026年底全數清除完。圖/環保局提供
高雄市環保局強調旗山大林爐碴廢棄物清除進度超前4.47%,預計2026年底全數清除完。圖/環保局提供

高雄旗山大林爐碴廢棄物清除案延宕10多年,高市府預計2026年底可望全數清除完畢。對此,旗山尊懷文教基金會批評,市府低估總量,實際掩埋量恐逾200萬公噸,卻僅以99萬公噸作業,不僅進度落後,如期清完恐淪跳票口號。環保局回應,清理進度已達77.95%,進度更超前4.47%。

尊懷基金會在臉書發文指市府總量估算錯誤,僅以99萬多公噸爐碴廢棄物作為旗山大林場廢爐碴的清運總量,實在不合理,15年來因浸泡地下水、颱風與豪雨,昔日的乾料早已氧化、成濕料,再加上清除過程,難以分篩土與黑色的金屬粉末,總重量絕對超過2百萬公噸。

基金會表示,掩埋場址深度平均0至4公尺,以土壤、非爐碴物質為主,4至17公才是爐碴廢棄物掩埋的熱區,直至22公尺都有廢棄物掩埋。

市府公告爐碴廢棄物已清除73萬多公噸,最深開挖深度達8至10公尺,等於開挖5年才剛進入4公尺以下掩埋熱區,還有8到17公尺爐碴熱區,及17至22米爐碴廢棄物要清除,市府宣稱明年底清完「根本荒謬」。

「這場抗爭已從父母一代延續到子女一代,若市府繼續推託,廢棄物債務終將債留子孫」基金會呼籲,高市府應誠實面對掩埋總量,若連最基本的總量都刻意低估,恐怕永遠沒辦法如期清除。

環保局回應,旗山大林爐碴案2013年曝光後,已被法院認定轉爐石為廢棄物,須依法清理,回填總量約99.7萬公噸。萬大公司於2019年提清理計畫,五度遭駁回;隔年韓市府核定後,卻幾乎未執行,同年10月僅清理 8000公噸,進度僅0.8%,明顯拖延。

陳其邁市長上任後,廢止萬大公司計畫,改要求中聯爐石另提方案,並於同年11月核定,迄今已完成清運 77.8萬公噸,進度達77.95%,比原計畫超前4.47%,並允諾2026年底全數清除並運離現場。

高雄市環保局強調旗山大林爐碴廢棄物清除進度超前4.47%,預計2026年底全數清除完。圖/環保局提供
高雄市環保局強調旗山大林爐碴廢棄物清除進度超前4.47%,預計2026年底全數清除完。圖/環保局提供
高雄市環保局強調旗山大林爐碴廢棄物清除進度超前4.47%,預計2026年底全數清除完。圖/環保局提供
高雄市環保局強調旗山大林爐碴廢棄物清除進度超前4.47%,預計2026年底全數清除完。圖/環保局提供

父母 廢棄物 環保局

延伸閱讀

桃園清潔隊員涉收賄為業者違法清運 檢起訴3人

竹縣焚化爐公聽會 公會促縣內清運業者優先 在地盼清光新豐掩埋場垃圾

獨/高雄馬頭山遭埋廢鋁渣…檢測稱不屬有毒廢棄物 遭起訴書直接打臉

高雄馬頭山廢棄物銅含量超標百倍 環團呼喊陳其邁也要重視、震怒

相關新聞

憂獨老出意外 高雄議員促裝瓦斯偵測器

高雄去年發生1124起火警,市府9月起補助家戶強制安裝住警器,裝設率已達93%,民代認為住警器無法偵測瓦斯濃度,去年瓦斯...

主播歷練助攻 高市議員白喬茵接下國慶典禮主持重任

2025年國慶典禮主持人名單公布,高雄市議員白喬茵雀屏中選,曾任記者、主播與市府發言人的她,得知消息時坦言「有點驚訝,但...

金門董允耀洋樓修復 後人返鄉見證

金門縣文化局與文化部文資局投入5500萬元經費,修復縣定古蹟「董允耀洋樓」,歷時3年多終於完成,昨天重新啟用。董允耀後人...

旗山爐碴清運進度超前?環團批低估清運總量「如期清完恐跳票」

高雄旗山大林爐碴廢棄物清除案延宕10多年,高市府預計2026年底可望全數清除完畢。對此,旗山尊懷文教基金會批評,市府低估...

高雄登革熱境外移入確診+3 本土+0

高市衛生局今公布新增3例境外移入登革熱確診,本土零確診。衛生局表示,3個案分別為50多歲本國籍男子赴越南旅遊返國後發病、...

屏東市中秋玉兔小提燈 民眾大雨中排隊1000份送完

歡慶中秋節,屏東市公所在千禧公園設置藝術燈飾,原訂今晚啟燈儀式,因大雨取消。不過,不少民眾提前排隊領取玉兔小提燈,公所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