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漲聲預備?電價審議會明登場 民生電價擬微調「平均調幅曝光」

等不到愛妻返家…5旬婦散步誤踩「化骨水」慘死 溶液遭棄置10年

晚景淒涼!前工程師年薪百萬淪「下流老人」 打工維生悲吐1事

背水上山33年!高雄柴山守護神「生哥」洪木生逝世 奉茶隊:繼續背

洪木生「生哥」不只背水上山服務爬柴山的山友,更背起重達48公斤瓦斯桶,要讓山友能在山上泡茶休息。圖/蔡侑霖提供
洪木生「生哥」不只背水上山服務爬柴山的山友,更背起重達48公斤瓦斯桶,要讓山友能在山上泡茶休息。圖/蔡侑霖提供

高雄柴山有位人人皆知的「生哥」洪木生,因為33年來無私奉獻,發起背水上山奉茶服務上山健行的山友,後來還因此成立「柴山奉茶隊」吸引更多熱心山友加入,被譽為柴山傳奇,不過他卻在上周不幸逝世享壽70歲,讓不少奉茶隊友聽聞都感到震驚,但更感念他的付出,紛紛留言感謝這位「柴山守護神」。

柴山志工奉茶隊友蔡侑霖表示,「生哥」是奉茶隊的大家長,常爬柴山的山友應該都看過他,柴山大大小小的事都是他在處裡,但他卻任勞任怨卻從不埋怨,30多年前生哥便開始背水上柴山煮養生茶給到柴山爬山的山友喝,只要山上不管哪邊缺水,他也會麻煩隊友支援那裡,這樣的善舉吸引越來越多人加入奉茶隊,如今柴山奉茶隊到現在已經有幾百人,甚至還有美國、加拿大、日本、英國人來背水。

洪木生創立柴山志工奉茶隊,正是因過去柴山上水源不足,為了讓許多喜愛前往柴山爬山的山友們能在途中或登頂後,能有個地方歇息、泡茶聊天,便開始用水桶背水上山,而這一背便是33年,如此無私奉獻感動不少山友,更讓越來越多人加入背水行列,「柴山奉茶隊」也因此誕生。

柴山奉茶隊目前在柴山上供應3處奉茶站,盤榕、七蔓及雅座,不少志工都會在在爬上海拔300公尺的柴山同時,順便背一桶水上山,讓大家都能在山上喝茶,而洪木生更為了讓大家能在柴山頂泡茶,甚至不只背水,連數十公斤重的瓦斯桶都不喊累,照樣背上山去。

不過洪木生的突然逝世也讓不少山友相當不捨,但大家都十分敬佩生哥在30多年前就帶動無私奉獻的精神,更有志工提議應該要為這位「柴山守護神」立碑紀念,雖然生哥已離開,但精神會繼續留存,奉茶隊也會繼續服務高雄人、相挺山友,展現柴山人的驕傲。

洪木生背水上柴山33年,無私奉獻精神被譽為「柴山守護神」。圖/蔡侑霖提供
洪木生背水上柴山33年,無私奉獻精神被譽為「柴山守護神」。圖/蔡侑霖提供
洪木生背水上柴山33年,無私奉獻精神被譽為「柴山守護神」。圖/蔡侑霖提供
洪木生背水上柴山33年,無私奉獻精神被譽為「柴山守護神」。圖/蔡侑霖提供
「柴山守護神」洪木生(左)30多年前便開始背水上山奉茶,善舉吸引越來越多人加入,更成立「柴山志工奉茶隊」。圖/蔡侑霖提供
「柴山守護神」洪木生(左)30多年前便開始背水上山奉茶,善舉吸引越來越多人加入,更成立「柴山志工奉茶隊」。圖/蔡侑霖提供

柴山 山友 多人

延伸閱讀

竹縣百貨推公益 捐贈物資助勵馨家庭

瓦斯桶、棉被漂水面!苗栗水圳垃圾清不勝清 里長心痛PO網:無言

影/移動餐桌?高雄柴山驚傳獼猴搶食 老婦慘遭推倒

高雄壽山遭風災摧毀路面 工務局斥1500萬固坡完成

相關新聞

許智傑競選辦公室今天開箱 陳水扁、王金平花籃全到了

距離民進黨高雄市長初選愈來愈近,繼立委邱議瑩成立競選辦公室後,立委許智傑巨蛋商圈的競辦今天提早曝光,前總統陳水扁、立法院...

恆春半島大雨南灣海域變身 從陰陽海再變「黃海」

恆春半島今日下起大雨,截至上午11時30分,墾丁累積雨量已近100毫米。大雨來襲,南灣即時影像監控也拍下南灣海域逐漸被泥...

背水上山33年!高雄柴山守護神「生哥」洪木生逝世 奉茶隊:繼續背

高雄柴山有位人人皆知的「生哥」洪木生,因為33年來無私奉獻,發起背水上山奉茶服務上山健行的山友,後來還因此成立「柴山奉茶...

高雄崗山之眼整修接駁不足惹議 屏東墾丁大街人行道變繽紛

高雄市政府斥資4千萬整修崗山之眼,預計明年春節以全新風貌重啟,但園區不開放私人車抵達,僅1處接駁站、班次少,山下停車場車...

屏東縣內埔老翁「米奇屋」 公所出動11人5小時清出13.8噸垃圾

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附近一處透天厝周邊堆滿資源回收與垃圾,屋主73歲潘姓老翁早年做資源回收,今年因腳不良於行,無法整理,但...

高雄小港及鳳山晚間數百戶停電 台電證實饋線跳脫導致

高雄市小港區及鳳山區今天晚間8時16分突傳停電,造成上百戶陷入一片黑暗,台電證實因饋線跳脫,才會造成導致停電事故,台電在接獲通報後立即...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