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崗山之眼人氣驟跌盼起死回生 交通恐成大敗筆

高雄崗山之眼近年因遊客數慘跌,市府斥資4千萬整修封園,預計明年過年將以全新風貌重啟,但交通配套卻屢遭詬病,因園區不開放私人車抵達,民眾須靠接駁車前往,但過往3處接駁站遭刪減剩1處,且最近的捷運運岡山高醫站能抵達的公車班次過少、山下停車場車位不足,民代擔心重新開園後,交通仍是一大問題。
高雄市2016年斥資1億2千萬打造佔地1.8公頃的崗山之眼園區,其中全長88公尺,以音樂為設計概念的天空迴道為最大特色,迴道採鋼構斜張橋形式,主塔橋為提琴意象,鋼索即為琴弦,意表琴瑟和鳴,今年2月10日起,市府宣布休園、重新整建1年,升級硬體設備,包括第一平台入口區重新營造,園區景觀與植栽優化、增設公廁等。
崗山之眼位在燕巢和岡山區交界的小岡山,遊客從天空廊道能鳥瞰阿公店水庫,甚至遠眺85大樓、高雄港,2018年時達到遊客高峰,一年有68萬旅遊人次,門票收入破2千萬,但隨著新鮮感下降又遭逢疫情,2010年降至38萬餘人次,市府雖持續舉辦行銷活動,但2021至2023年度遊客仍下降至24至29萬餘人次,去年更僅剩12萬人次。
因通往崗山之眼的山路狹窄蜿蜒,市府管制私人運具上山停放,除了身障人士可憑證件至園區無障礙停車場停放,其餘遊客須透過山下大莊公園、阿公店水庫、水庫路停車場等接駁轉乘站,搭乘接駁巴士或共乘計程車前往園區;但因近年遊客量減少,大莊公園和阿公店水庫站點已陸續取消,僅存水庫路停車場能接駁至崗山之眼。
不少民眾表示,前往崗山之眼的交通相當不便,若是搭大眾運輸,從捷運岡山高醫站轉乘公車往大莊公園的班次少,過去有更多接駁站時,接駁等待時間過長,若改搭共乘計程車,司機也僅願意載人數較多的遊客,直接影響遊客前往園區的意願。也有民眾說,停車場車位數不夠,也未串連各景點之下,吸引力不足。
市議員白喬茵表示,建議市府將接駁動線由「園區—水庫路接駁站」延伸至「園區—捷運岡山高醫站」,建立捷運直達園區路線,降低換乘次數與候車時間,並視使用人數滾動調整接駁站點多寡與班距,市府也能與共乘計程車合作,讓遊客「提前預約」並在指定位置上車,減少運輸成本與遊客等待時間,提高遊客周轉率,提升到訪意願。
高雄市審計處表示,高市觀光局去年申請觀光署「景點優化體驗加值計畫」,斥經費4200萬元(含中央補助款2268萬元),改善園區設施品質和落實無障礙旅遊環境,重塑崗山之眼風貌,應同時研謀相關交通配套措施,提升景點交通之易行性、可及性。
觀光局回應,崗山之眼改造工程將新增委外經營空間、公廁與觀景平台等設施,並同步改善候車亭與步道,後續接駁、停車配套措施已正研擬中,將會衡量經費、人力和效益做整體評估,全面提升服務品質。交通局表示,捷運岡山高醫站至大莊公園,現有紅68B共車,每日18班次,將視後續視搭乘狀況評估調整,共乘計程車若拒載民眾,涉違反道交條例,可開罰600至1200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