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全新鼓山社福館打造身障者作業空間 提升自立生活能力

鼓山社福館3樓特別設立「鼓峰身心障礙者社區日間作業設施」,由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辦理,為18歲以上的身障朋友量身訂做豐富課程與活動,培養作業技能到技藝。圖/高雄市社會局提供
鼓山社福館3樓特別設立「鼓峰身心障礙者社區日間作業設施」,由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辦理,為18歲以上的身障朋友量身訂做豐富課程與活動,培養作業技能到技藝。圖/高雄市社會局提供

由中山國小舊校區改建的鼓山綜合社福館於今年8月啟用,3樓設立「鼓峰身心障礙者社區日間作業設施」,為18歲以上的身障者量身訂做豐富課程與活動,培養作業技能到技藝陶冶,全面提升自立生活能力,尤其「咖啡禮盒包裝」是身障朋友最喜歡的作業活動,目前全市有48處社區日間作業設施,數量為全國第一。

社會局活化中山國小舊校區,透過耐震補強和空間改造,打造一座以家庭支持為核心的全齡共融園區,3樓設立「鼓峰身心障礙者社區日間作業設施」及「桃子園身心障礙者社區日間照顧服務」,由社會局委託財團法人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辦理,為18歲以上的身障朋友量身訂做豐富課程與活動。

社會局表示,據點內有多功能活動空間、簡易廚房及會談室一應俱全,還規劃了生活技能、健康體能、手作技藝等多元課程,不僅幫助身障朋友培養自信與能力,更透過社區參與的機會,讓他們練習與人互動,並將學到的技能應用在日常生活裡。在全方位支持下,服務對象不僅獲得了正向的學習經驗,也逐漸能在社區中自立生活。

在鼓峰作業設施裡,服務對象最喜歡的作業活動是「咖啡禮盒包裝」,從細數咖啡包、將咖啡包與咖啡壺小心放入紙盒分隔的正確位置,一步步拼裝成精緻的禮盒,每個環節都由身障者親手完成,這些看似簡單的步驟,背後是教保員長時間觀察個別特質,進行作業能力分析,並不斷地重複訓練,才逐漸讓他們能夠獨立完成。

小恩(化名)是位中度自閉症朋友,剛到據點時總是低著頭,對新環境感到不安,但在教保員專業的課程安排與陪伴鼓勵下,慢慢適應也願意嘗試新的挑戰,從練習數咖啡包開始,再把咖啡包擺正、放進紙盒格子裡,最後小心翼翼地把咖啡壺放進去,從剛開始他常常放歪或放錯格,但透過一次次的練習,小恩已經能順利完成整個流程,看著親手完成的禮盒,露出滿意的微笑,對自己更有信心,現在他每天都期待到據點,作息也越發規律,甚至會主動向夥伴打招呼,他的蛻變讓家人充滿信心,也肯定據點的用心。

社會局表示,為了讓身障朋友能安心在社區中生活,持續以每年新增8至10處據點為目標。今年已再增設8處據點,全市目前共124處社區照顧支持機構據點,其中,48處社區日間作業設施數量更是全國第一!透過緊密的支持網絡,提升身障朋友的生活支持品質。

鼓山社福館3樓特別設立「鼓峰身心障礙者社區日間作業設施」,由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辦理,為18歲以上的身障朋友量身訂做豐富課程與活動,培養作業技能到技藝。圖/高雄市社會局提供
鼓山社福館3樓特別設立「鼓峰身心障礙者社區日間作業設施」,由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辦理,為18歲以上的身障朋友量身訂做豐富課程與活動,培養作業技能到技藝。圖/高雄市社會局提供

朋友 咖啡 身障者

延伸閱讀

心健司推前端預防、後端復元政策 提升台灣精神醫療整體效能

落實健康醫院計畫 高雄基督教醫院推動「幸福職場」

新北貢寮防災演練 首設防災協作中心強化公私合作

嘉大景觀學系團隊駐村遇百年風災 獲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銅獎

相關新聞

高雄崗山之眼整修接駁不足惹議 屏東墾丁大街人行道變繽紛

高雄市政府斥資4千萬整修崗山之眼,預計明年春節以全新風貌重啟,但園區不開放私人車抵達,僅1處接駁站、班次少,山下停車場車...

屏東縣內埔老翁「米奇屋」 公所出動11人5小時清出13.8噸垃圾

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附近一處透天厝周邊堆滿資源回收與垃圾,屋主73歲潘姓老翁早年做資源回收,今年因腳不良於行,無法整理,但...

高雄小港及鳳山晚間數百戶停電 台電證實饋線跳脫導致

高雄市小港區及鳳山區今天晚間8時16分突傳停電,造成上百戶陷入一片黑暗,台電證實因饋線跳脫,才會造成導致停電事故,台電在接獲通報後立即...

港青出聲跨縣市對話 高雄、嘉義青年激盪交流火花

鼓勵青年返鄉參與地方治理,高市青年局今年推動「港青出聲」計畫,首度將觸角延伸至跨縣市交流,由青年局長林楷軒率領第4屆高雄...

高雄崗山之眼人氣驟跌盼起死回生 交通恐成大敗筆

高雄崗山之眼近年因遊客數慘跌,市府斥資4千萬整修封園,預計明年過年將以全新風貌重啟,但交通配套卻屢遭詬病,因園區不開放私...

墾丁大街神秘幾何圖案用途曝 早上開放臨停晚上人行空間

今年墾丁大街上出現多處五顏六色的幾何色塊,讓不少遊客直呼「也太繽紛了吧!」這是屏東縣政府進行的「墾丁大街人行空間改善工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