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國人瘋赴澳洲打工…他好奇當地人怎麼看「台勞」 網揭殘酷事實

飯店毛巾別亂放!日業者揭正確做法:掛椅子、丟地上都錯了

你吃的維他命D補充劑可能無效?教授解析活性與非活性差異

「移動神主牌」陸客電動車亂象頻傳 金門縣府出招整頓

近期大陸旅客來金觀光人數增加,縣府已展開「第二階段」電動車聯合稽查,昨起由觀光處與警察局在金城車站周邊隨機抽查陸客騎乘微型電動二輪車。圖/縣府提供
近期大陸旅客來金觀光人數增加,縣府已展開「第二階段」電動車聯合稽查,昨起由觀光處與警察局在金城車站周邊隨機抽查陸客騎乘微型電動二輪車。圖/縣府提供

五一長假期間,大量陸客湧入金門觀光,雖為金門地方經濟注入活水,卻也因陸客交通規範不熟與電動微型二輪車使用不當,引來地方民眾微詞,為確保交通安全、維護觀光品質,金門縣政府今天表示,已即刻啟動檢討作業,並跨機關聯手展開分階段稽查行動。

縣府指出,第一階段已於6至8月完成19家租賃業者與民宿的稽查,對縣內擁有5台以上微型電動二輪車的業者逐一清查;自昨日起,則進入第二階段,由觀光處與縣警局共同在金城車站周邊執行「隨機抽查」與「接獲檢舉即查」模式,首度針對陸客進行實地聯合稽查與交通安全宣導。

稽查重點包括車輛合法性、是否配戴安全帽、騎乘年齡是否符合規範(須滿14歲)、是否有違規雙載,以及旅客對交通責任與罰鍰繳納方式的理解程度。現場也規劃問卷訪談,隨時宣導交通法規,稽查過程甚至發現,有業者提供「2頂安全帽」給單人租車旅客,恐讓旅客誤以為可雙載,縣府已嚴正提醒業者務必落實安全告知與配發原則。

縣長陳福海在縣務會議上強調,陸客確實為地方觀光帶來正面效益,但「安全、有序、友善」是觀光環境必須堅持的三大原則,他要求縣府跨機關超前部署,透過輔導與稽查並行,保障旅客安全、業者權益,並維持金門觀光形象。

有在地居民表示,「五一那幾天路上滿滿都是電動車,有些旅客闖紅燈或亂停,真的很危險」,支持縣府加強稽查,避免發生事故。也有一位李小姐則說,「觀光客能來當然是好事,但也希望大家都能遵守交通規則,這樣對當地人和旅客都會比較安全。」

縣府最後強調,這是針對陸客的首次隨機抽查,後續將持續推動常態化稽查管理,讓金門不僅是熱情好客的觀光勝地,更是安全守法的旅遊環境。

金門小三通往來人次持續攀升,在大街小巷上都可以看到陸客騎電動車,亂象頻傳,被民眾形容是「移動的神主牌」。記者蔡家蓁/攝影
金門小三通往來人次持續攀升,在大街小巷上都可以看到陸客騎電動車,亂象頻傳,被民眾形容是「移動的神主牌」。記者蔡家蓁/攝影
近期大陸旅客來金觀光人數增加,縣府已展開「第二階段」電動車聯合稽查,並進行問卷訪談與宣導交通法規。圖/縣府提供
近期大陸旅客來金觀光人數增加,縣府已展開「第二階段」電動車聯合稽查,並進行問卷訪談與宣導交通法規。圖/縣府提供

陸客 金門

延伸閱讀

全民動起來!金門800人齊聚中山林健行單車 場面溫馨熱鬧

全國首創!金門社宅結合失智團體家屋2年後完工 成為失智者第二個家

美國價格最親民的電動車Nissan Leaf還要再降價!

苗栗縣30槍快充充電樁即起試營運!優惠費率至10月底

相關新聞

審計部調查高雄老舊農漁村「再生進度緩慢」 年花6百萬卻難活化

高雄市農村社區共281處,多數屬傳統老舊農漁村落,市府10多年來執行農村再生計畫,申請中央經費協助農村轉型、發展特色,但...

影/返高雄近鄉情怯 韓國瑜嘆「精氣神被藍綠白吸光」:頭髮掉光光

立法院長韓國瑜今晚回高雄參加褒忠義民廟神豬比賽慶功餐會,並與立委柯志恩、前高雄縣長楊秋興等人一起餐敘。韓國瑜不改幽默本色...

「移動神主牌」陸客電動車亂象頻傳 金門縣府出招整頓

五一長假期間,大量陸客湧入金門觀光,雖為金門地方經濟注入活水,卻也因陸客交通規範不熟與電動微型二輪車使用不當,引來地方民...

全民動起來!金門800人齊聚中山林健行單車 場面溫馨熱鬧

為響應「114年國民體育日」,金門縣立體育場今天上午在中山紀念林舉辦「全民親子裝扮健行x單車賽」活動,吸引超過800位民...

台波城市外交!高雄與波蘭卡托維茲簽署城市友好宣言

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率團參與波蘭卡托維茲市建市160周年活動,並代表高市府與卡托維茲市長馬欽・克魯帕(Marcin Kru...

高市防災成立16應變隊 最成功救災案例在這裡

高雄市消防局去年培訓8支「台灣民間自主緊急應變隊(T-CERT)」,接受評核驗證,全數過關。高雄市消防局表示,今年已另成...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