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七號都計變更過關總經費1357億元 預計2030年底通車

內政部都委會今天審議通過國道7號都計變更案,這條全長23公里、總經費1357.9億元重大建設,預計將於2026年動工、2030年底完工通車。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說,國道七號將強化高雄港聯外交通,有效紓解國道1號壅塞。
高雄近年人口與產業快速成長,高雄港年吞吐量突破千萬TEU,貨櫃車流龐大,國道1號鼎金系統、五甲交流道壅塞已成結構性問題。
行政院於2023年3月核定國道7號計畫,起點銜接國道10號,南經大社、仁武、鳥松、大寮、鳳山、小港至林園,最後連接臨海工業區南星路,將成為南北交通要道。
都發局說明,這次都計變更案涵蓋大社、仁武、澄清湖特定區、鳥松仁美、大寮、大坪頂以東、大坪頂特定區與原高雄市等八處,面積約133公頃,涉及農業區、工業區、公園、河川及道路用地調整,規畫優先使用公有地,並透過地上權等方式降低拆遷與爭議,避免引發地方抗爭。
國道七號將與國道1號、國道10號、台88線及規劃中的高屏二快串接,東高雄路網將從十字型升級為井字型。交通部預估,完工後可分流國道1號14%至24%、台88線五甲至鳳山段30%、國道10號仁武至鼎金段29%交通量,對緩解南北幹道壓力助益顯著。
此外,國道七號將作為洲際貨櫃中心主要聯外幹道,大量分流大貨車,避免大小車混流,降低市區事故風險,提升交通安全與韌性。對日益繁重的貨櫃運輸而言,高雄終於將有專屬疏運廊道。
都發局表示,路線銜接和發園區、大發、林園工業區,串聯小港港區,並支援半導體S廊帶、高雄科學園區及仁武產業園區,建構完整供應鏈物流。國道7號不僅是一條快速道路,更是一條產業運輸走廊,把港區、工業區、科學園區與都市區緊密連結。
長期以來,南部產業受限於交通瓶頸,貨櫃往返高雄港常因塞車增加成本,國道7落成後,將有效分流腹地交通,減輕壓力,並提升高雄港在國際商港競爭力。
不過地方憂心,國道7號大規模開發涉及農地、河川與生態區塊,如何兼顧產業發展與環境永續,仍是後續關鍵挑戰,尤其大坪頂、仁武等地居民擔心拆遷或土地價值變動,市府如何妥善溝通,避免衝突,是政策推動的考驗。
林欽榮強調,市府將秉持產業發展與民生安全並重原則,透過公開資訊與座談,逐步化解疑慮,他說,國道7號不只是道路,而是高雄邁向國際港灣城市的重要基礎建設,唯有交通打通,高雄才能帶動港口、產業與城市同步成長。
高雄多年懸而未決的國道7號終於向前跨出關鍵一步,據了解,近來沿線房市熱絡,大坪頂特區推2字尾電梯華廈、鳳翔重劃區新成屋每坪32至37萬元、中庄約27至29萬元;仁武澄德特區預售與新成屋多落在33至38萬元,小宅部分已站上4字頭。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