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柯文哲7000萬交保檢抗告 台灣高等法院合議庭組成出爐

921鬼門關別說「再見」!命理師曝8大禁忌、3生肖運勢黑翻紅

追外國YTR不怕聽不懂!YouTube將開放AI配音 不用字幕也能看懂影片

屏東社整中心個管員離職率逾2成 長照處:時效壓力、強化教育訓練

屏東縣長周春米(右三)上任後首創成立長照處。圖/報系資料照
屏東縣長周春米(右三)上任後首創成立長照處。圖/報系資料照

屏東縣長周春米上任後首創成立長照處。審計室發現,整合型服務中心布建家數未達預期,個案管理員離職率逾2成。長照處表示,優化徵才機制,強化新進人員教育訓練,讓既有個管員將專業知能與技巧傳授給新進個管員,減少適應期衝擊。整合型服務中心有38家、服務涵蓋率100%。

個管員離職率逾2成,長照處表示,依衛福部函釋A個管人員以服務120案為原則。屏東縣166名個管員,個案服務量約1萬7300人,平均每人個管案量104案,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下社整中心)會估計負荷量與成長率提早進用同時培訓新進個管員,個管負荷量尚屬合理。

長照處指出,縣內社整中心布建數量或人力暫無不足,去年個案管理員異動分析,多數因新進個管員無法適應個管工作與時效壓力影響。加強輔導特約單位優化徵才,強化新進人員教育訓練,將人力管理納入考核指標,提升留任率,讓既有個管員將個案管理專業知能與技巧傳授給新進個管員,減少適應期衝擊。

審計室查核,長照2.0在地老化,建構以社區為基礎整合式服務體系,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A單位)實際布建家數未達預期,部分鄉鎮未設在地辦公處所,服務個案2020年1萬2837案,增加到2024年度1萬6501案,個案管理員平均服務案量雖由122件減105件,但離職率逾2成。

長照處表示,社整中心由個案管理員執行擬定照顧計畫、服務連結、協調等任務,與長照處照管專員相輔相成,個案管理員離職率高,個案管理任務倚重其他個案管理員或由長照處照專執行,對既有工作同仁案量會增加,但對民眾接受長照服務權益無影響;屏東縣布建目標家數37家,今年新增遴選3家,目前38家,每個行政區域均有1家以上社整中心,服務涵蓋率100%。

長照2.0今年邁入第9年,屏東縣65歲以上人口達16萬多人占20.97%,邁入超高齡社會。審計室報告指出,2021年到2023年屏東縣長照需求服務涵蓋率分別為74.66%、93.77%與106.16%,逐年增加,截至去年底,長照服務需求推估3萬4461人,實際使用人數3萬6668人,服務涵蓋率達106.4%;長照經費從2022年20億5510萬元增加到2024年28億5086萬元,增幅約38.72%。依服務項目支出分析,居家服務21億1883萬元最多,日間照顧3億2073萬餘次之,社區整體照顧服務1億4229萬元第三。

心理協談服務。記者劉星君/翻攝
心理協談服務。記者劉星君/翻攝

長照 離職

延伸閱讀

談新版財劃法 周春米:屏東出現46億元缺口

屏東動物之家貓犬死亡率高居全國前二 委外經營首年財務也欠佳

宣判前7小時離世 屏東酒駕男「死後判刑7個月」二審撤銷

提升資源回收!屏東縣垃圾破袋合格率從47%提高到85%

相關新聞

鳳山農田爆非法回填廢棄物成廢地 陳其邁震怒:嚴查嚴辦

近日美濃農地盜砂形成「大峽谷」景觀、大樹山區「光頭山」疑回填廢棄物引起重視,議員李雅靜接獲陳情發現,鳳山附近也有農地遭人...

高雄農田變廢土堆置場 議員痛批:農地成財團與不肖業者提款機

近日美濃農地盜砂形成「大峽谷」景觀、大樹山區「光頭山」疑回填廢棄物引起重視,議員李雅靜接獲陳情發現,鳳山附近也有農地遭人...

1千玩廈門? 金門爆旅遊團強迫消費

金門楊姓女子控訴父親的金廈之旅變「驚嚇之旅」,參加廈門4天3夜千元旅遊團,最後一天被關在特產店強迫消費,全程手機無信號,...

去年在地商家僅4成 高雄原駁館遭點名改善

高雄市原住民委員會為推動在地原住民產業發展,5年前在駁二特區打造第一個原住民主題店家,推出「原駁館」品牌,但審計部發現,...

屏東市臨時攤販將納管 自治條例送審

屏東市因未訂攤販管理辦法,導致春節或重大節慶期間,民間社團無法辦理商展、市集等活動,僅公部門能申請路權。經民代反映,市公...

大樹統嶺山區爆濫墾偷倒廢棄物 柯志恩批市府消極「只會開罰」

美濃大峽谷違法濫墾未落幕,大樹統嶺山頭又爆濫墾、偷倒廢棄物,環境亂象接連爆發。國民黨立委柯志恩今痛批市府消極應對「只會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