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首座焚化廠轉型環境教育園區 嘉縣鹿草焚化爐整建揭幕

嘉義縣鹿草焚化爐24年運轉後,經2年多整建荷苞嶼綠色永續園區,工程經費14億600萬元,今天行政院長卓榮泰、環境部長彭啟明、嘉義縣長翁章梁等人受邀揭幕儀式。卓榮泰表示,這是中央與地方合作、民間參與的成功案例,不僅改善垃圾處理,也兼顧環保與生活品質,期望作為全國示範,推廣至其他縣市。
過去被視為「鄰避設施」的鹿草垃圾焚化廠,整改「荷苞嶼綠色永續園區」有效減少汙染、提升發電效率,並結合生態公園、健康生活館、游泳池等設施,成為多功能園區。今天舉辦開幕嘉年華,行政院長卓榮泰等人共同為園區揭幕。宣告全台首座由焚化廠轉型升級的環境教育園區正式啟用。
卓榮泰表示,整建後的焚化爐不僅提升效能,包含焚化量提高 8.1%、發電效率增加 10.4%,同時降低底渣與飛灰產生,顯著改善環境汙染問題。園區內還規畫生態公園、健康生活館與游泳池,讓設施不僅處理垃圾,也成為多功能的公共休閒空間。嘉義縣的案例證明,只要地方有計畫與執行力,中央就會全力支持,期許鹿草焚化爐成為全國典範,推廣至其他縣市,展現台灣在垃圾處理與環保上的決心與能力。
彭啟明表示,嘉義縣鹿草焚化爐可說是全台第一的焚化爐典範;設施不僅環境乾淨、無異味,還結合綠色永續公園與運動空間,並將與台積電合作發展二氧化碳捕捉技術,展現未來性與社區融合的特色。嘉義之所以能成功,關鍵在於縣府、民間企業、社區與地方議會的共同合作,形成共識,使垃圾處理成為資源循環的示範案例。行政院已設定目標,最快於明年底前解決全台露天垃圾問題,並推廣嘉義經驗到全國各地。
他表示,垃圾應被視為「資源」而非廢棄物,並須從源頭減量。針對環境破壞行為,環境部已與內政部、法務部合作,組成環檢警聯合行動,鎖定營建剩餘土石方與廢棄物非法棄置,計畫於10月公布執行成果,展現政府維護環境的決心。
翁章梁表示,嘉義縣每日垃圾量約400多公噸,焚化爐每日處理量可達900公噸,並兼顧事業廢棄物處理;場域規畫除焚化與垃圾去化外,也結合生態環境教育功能,園區內設有水池及教育空間,未來將成為環境教育的重要基地。不只是垃圾處理場,更是守護環境、促進教育與改善民生的重要據點。
荷苞嶼園區前身為鹿草垃圾焚化廠,嘉義縣政府2021年12月起,攜手達和鹿草環保公司,依《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啟動全國首例焚化設施轉型計畫。歷時2年多,投入超過14億元,完成25項升級工項,將傳統廢棄物處理設施,改造為集高效能廢棄物處理、資源循環、生態保育與環境教育於一體的次世代永續基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