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短評/廢電子電器藏黑數 環境永續有更多要做…

環境部統計,國內廢電子電器類在2017年回收12萬418.4公噸,到2024年已增為18萬403.9公噸 ,若再加上其他遭拆解,被亂丟、被亂埋的無回收價值的零件,數量更是可觀。台南公私協力設點維修家電、玩具以減廢,並將設置資源回收創意中心,期待說到做到,並能擴點融入社區,讓環境永續。
國內每年無數小家電因故障沒修護而成為廢棄物,沒有作好資源回收的就成為垃圾,特別是塑膠部分,有的就進入焚化爐,有的則混入其他廢棄物亂倒影響環境。不能用的小家電不修理的原因,除了小家電品質良莠不齊,有的使用1、2年,甚至幾個月就壞掉,因維修站或修理電器的店家少,而即使找到院修理的店家,但因維修費用都快接近買新品的價格而作罷,惡性循環下,造成電子廢棄物充斥。
國內近幾年亂倒廢棄物嚴重,從生活垃圾到事業廢棄物,台南近幾年更是頻頻發生,衛星拍攝到的變異點也居高不下。廢棄物是人製造的,若從源頭到去化都能落實管控,當然可減少數量,但因國內現有處理量能不足,加上依法處理和非法處理價格差距以倍數算,當然有不法發生。
依今周刊報導,2022年全球電子廢棄物的正式回收率僅22.3%,當年產生的620億公斤電子垃圾中,僅約138億公斤被正式記錄為以環保方式回收處理。因此,環境部統計的國內廢電子電器類數量,還有更多黑數沒有回收,有可能還放在家裡,但也有更多被丟棄沒有循管道回收。歐盟正推動「維修權」,要求產品標註「維修度指數」。
是以減廢除了落實源頭管控、資源回收,政府更應賣不跟進歐盟的腳步,擴大力道推動與民眾密切相關的電子產品標註「維修度指數」;而維修師傅難覓,更應培養及善用人才,在社區設置維修據點,並建立「維修地圖」才能確實減廢並永續資源。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