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柯文哲再度交保...柯媽一度誤會加保金 確認後喜極而泣:真的是好孩子

柯文哲再度交保理由曝光 法院多加條件「這些人」不得騷擾恐嚇

維持交保!柯文哲19:05步出法院沿路與小草握手 應曉薇鞠躬致意

泳渡日月潭首登電影《三千米的泳氣》 南投縣長邀影星陪社福及特教師生搶先看

照片取自南投縣政府

將視障泳士挑戰日月潭萬人泳渡,勇敢突破自我完成夢想的真實故事,躍上大銀幕的電影《突破:三千米的泳氣》,在全力協拍的南投縣政府爭取下,14日搶先在電影首映前,於南投戲院舉辦特映會,南投縣長許淑華偕男女主角范逸臣、李紫嫣及演員米可白、李㼈和導演安景鴻等劇組人員,一起參加映前見面會,讓滿場觀眾欣賞電影震撼、感動前,一圓近距離親眼看到大明星的美夢。

許淑華縣長指出,這部取材自視障者勇於突破障礙真實故事及完成夢想的歷程的電影,可以說是難得一見的勵志電影,因此,特別邀請社福機構及特教師生和家屬一起來參加特映會搶先欣賞,能讓大家都如願,很開心、很棒,更希望大家一定要把這部真實呈現日月潭萬人泳渡盛況的感人勵志故事和勇氣傳達出去,共同激起社會大眾的共鳴,吸引更多民眾從10月3日首映起,踴躍進到電影院觀賞。

女主角李紫嫣特別和觀眾分享,為了拍好《突破:三千米的泳氣》,她在日月潭實景拍攝時,真的足足長泳了兩千公尺,導演安景鴻則將在9月28日成為今年日月潭萬人泳渡2萬4736名泳士的一員,范逸臣、李㼈、米可白也真心強調說,這部好電影大家一定不能錯過。「如果都知道,再往前一步,可以做到突破的話,那你爲什麼不去做呢?」導演安景鴻有感而發的說,這部片是真人真事,李紫嫣飾演的女主角就是日月潭在地人,每年看到好多人參加泳渡,卻直到自己視力因病驟減,才警覺再不參加日月潭萬人泳渡,就不能親眼看見日月潭的美;而范逸臣飾演的男主角在人生挫敗低潮,因為參加泳渡找到自我救贖,因為他在幫助自己之前先幫助了別人;而最特別的是不會游泳的米可白主動爭取演出,第一次被丟進日月潭,米可白就哭了,最後自己從泳十米到真正挑戰3千公尺泳渡時,米可白進步到可以自己泳25公尺,但仍在教練前後護持下完成泳渡日月潭的壯觀鏡頭,她也突破了。

南投縣府指出,這部電影是縣府113年至114年協拍案件,在新聞及行政處、教育處及協調埔里鎮四季早泳會,從去年日月潭國際萬人泳渡到今年上半年才完成拍攝,並於8月桃園電影節獲選「開幕片」肯定,也是首部以日月潭萬人泳渡為題材及場景拍攝的電影,印證南投除了有好山好山、好風光,並且是影視音業者拍片的好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導演安景鴻等製作團隊成員去年拍攝泳渡日月潭,今年則會親自下水泳渡日月潭。《突破:三千米的泳氣》製片人是李㼈,監製是陳俊榮、賴祥蔚。

聚傳媒

日月潭 電影院 許淑華

延伸閱讀

《樂來越愛你》唐綺陽10年後再回味:夢幻雙魚座電影,節奏細膩動人心

李㼈富養女兒長大!最強成長片準備19年藏「三千米的泳氣」

李㼈認了有爛桃花!女演員緊黏想上位 喊話江祖平:要堅強

慘!日月潭魚虎球現蹤月餘 電撈量竟掛蛋...南投縣府曝2狀況陷困境

相關新聞

怪手來了!彰化田中農水路工程動工 農民喊再1個月收成恐「血本無歸」

「彰化縣田中鎮三民農地重劃區農水路工程」上月縣府動土,最近施工機具進駐重劃區,卻引發農民不滿指出,正值稻作即將收成卻要施...

台中新光三越拚9月底復業!氣爆原因仍不明 議員要求專案報告

台中新光三越2月13日發生氣爆停業迄今,業者持續修復,力拼9月底復業。民進黨台中市議員質疑,市府仍未釐清氣爆明確原因,後...

南投擬動物保護自治條例 動保團體盼禁用山豬吊

南投縣政府研擬南投縣動物保護自治條例草案,經農業部針對部分條文提出建議,縣府今天召開草案座談會,動保團體出席主張全面禁止...

泳渡日月潭首登電影《三千米的泳氣》 南投縣長邀影星陪社福及特教師生搶先看

將視障泳士挑戰日月潭萬人泳渡,勇敢突破自我完成夢想的真實故事,躍上大銀幕的電影《突破:三千米的泳氣》,在全力協拍的南投縣政府爭取下,14日搶先在電影首映前,於南投戲院舉辦特映會。

彰化垃圾破袋檢查廚餘量大減48% 黑水虻大軍開工助消化

彰化縣投入垃圾減量,去年7月開始加強破袋檢查,一年下來廚餘量減最多,一共減了6800公噸,減量達48%,被分類出來的廚餘...

台中大里垃圾山爭議市長喊話「別製造恐慌」 盧秀燕遭綠議員砲轟

台中大里垃圾掩埋場已暫置逾34萬噸垃圾,全台最多,引發爭議。台中市長盧秀燕今首度回應,指每年都有人炒垃圾大戰議題,事實並...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