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建利益龐大誘人 民間文資與老建築保存論壇公認保存老屋挑戰多

彰化縣歷史建築成美公堂建造140年,保存及管理維護連連獲獎,也成為彰化縣第八個環境教育設施場所,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今在成美文化園舉辦論壇,與會人士認為凝聚產權所有人共識來保存老屋有助傳承文化,讓老屋成為地方發展的重要動力。
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今舉辦「百年傳承 成家之美─2025民間文化資產與老建築保存論壇」,鎖宣兩大主題「家族保存傳承」、「地方老屋保存實務」,廣邀全台老屋屋主、文化資產專家學者和在地民眾,交流保存維護老的想法與經驗。
上午場由基金會副董事長陳慶浩以「從家開始:成美公堂保存修復的文化意義與世代責任」揭開序幕,下午場擴大至街區與地方修復的實務,台南歷史街區振興補助計畫主持人曾憲嫻、台灣小鎮文化協會理事長許書基、苗栗縣傳統聚落文化協會總幹事許書凡,暢談各地方老屋的保存與再生案,基金會邀請芎林鄭氏家廟召集人鄭香辰、霧峰林家董事長林俊明,分享自主修復家廟與永續整合的經驗。
台北市艋舺慈惠醫院屋主王培仲說,保存老屋要凝聚家族共識、抗拒拆除老屋改建新大樓的可觀利益挑戰,凝聚家族共識之後的修復方法、經費來源又是一大難題,整個過程相當困難,能幸運的保存文化資產可給後事更多故事,留下可看見的歷史,如同成美堂一般,令人對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用一己之力保存,格外感到敬佩,為後人修復和保存老屋建立希望與榜樣。
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創辦人魏應充表示,看到世界各國努力保存文化資產,他和三兄弟一起留下祖先的老屋,恢復原樣保存百年,修復過程中已準備文資要作為環境教育設施的場域,今年如願拿到彰化縣第八處環教設施場所的認證,他和兄弟希望從祖先留下的公堂向外擴展文化傳承理念,拋磚引玉呼籲社會大眾一起努力。
基金會副董事長陳慶浩說,很多案例顯示保存老屋要面臨家族共識、很大改建利益,陷入天人交戰,過程中非常困難,文資論壇今年辦理第七屆,喚醒大眾重視展現先民智慧的老屋,另一方面,成美堂修復有三大特色,分別是有試做期、工料分家、傳統油漆耐受期測式,供全國老屋修復參考,盼能以民間力量守護、修復、再利用文化資產,讓百年建築成為啟發未來的典範。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