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廢水資源化要達標 彰縣畜牧場趕進度

彰化縣是養豬大縣,依水汙染防治法規定,2025年底既有中小型畜牧場資源化比例需達5%;2027年底既有大型畜牧場需達10%,彰化縣府統計,未達標的中小型畜牧場23家,扣除4家停養,尚有19家陸續提計畫申請審查。
彰化縣全縣飼養近76萬頭豬及3萬頭牛,每天產生將近1萬5000公噸廢水,面對沉重水環境負荷,縣府推動將畜牧糞尿資源化為田間肥分,以減輕汙染壓力。
環保局統計,目前縣內已有559家畜牧場達到資源化5%的標準,其中大型場120家、中小型場439家,較2023年的282家(大型89家、中小型193家)大幅增加。畜牧場常見的資源化方式有三種,包括將沼液、沼渣作為農地肥分、回收放流水澆灌作物,以及農業事業廢棄物個案再利用,業者可依場域條件選擇合適方式。
環保局指出,較小型畜牧場多半利用廢水處理設施產生沼液,提供農田澆灌,但須設置劑量設備並建立紀錄。彰化縣養豬協會理事長陳筆輝表示,過去沼液沼渣常遇到「送不出去」的困境,近期在協會、農會等單位協助媒合下已逐漸改善。不過部分農民仍顧慮肥分過高、易生病蟲害,但依經驗若用在水稻、青蔥、花生等作物,或滲透性佳的田區,效果良好。
農業處說,不同畜牧場產出的沼液、沼渣成分差異大,且會隨季節變化。例如冬天肥糞濃度較高,不適合堆肥,但相當適合用於稻作前期;牧草如狼尾草耐鹽度高,施用沼液、沼渣後成效顯著,酪農戶可直接用於牧草栽培。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