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苗淺山受脅與珍稀植物保種5年有成 逾50種開枝散葉前進社區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林業試驗所合作,5年來保種落地種植逾50種珍稀植物,並進一步開枝散葉進入社區角落,島田氏島雞兒腸等不僅妝點街景,還能插花,持續創造更多可能性回歸自然環境。
林保署新竹分署最近發表苗南地區原生植物保育成果與未來展望,指出2020年起和林試所合作,盤點受脅植物,棲地風險評估到策略規畫,目前在苗栗縣後龍半天寮、竹南鎮崎頂苗圃,設置域外保種園,落地種植超過50種竹苗淺山受脅與珍稀植物。
新竹分署強調,這些植物大多源自野外採集的種子,或扦插枝條,經過3年多的照顧與適應,島田氏島雞兒腸、漏盧、大胡枝子、新竹油菊、三葉埔姜等,不僅順利生長,還能開花結果,甚至再生產新的種子或枝條,用來培育後續苗木,代表域外保種園不只是保種收集,逐步成為持續提供復育與推廣應用的基地。
分署以今年5月「小小綠手指2.0」課程為例,通霄鎮新埔國小學生繁殖新竹油菊、島田氏雞兒腸、大胡枝子、苗栗白花龍(台灣野茉莉)等在地原生植物。經過扦插、播種育成苗木後,日前社區長輩透過社區林業計畫,把養大的苗木盆栽,妝點在車站與老街等角落,不僅世代傳承,也讓居民與遊客都能看見原生植物的多樣與美麗。
此外,培力在地同步開發三葉埔姜手工皂、精油等商品,讓產值實質回到在地社群,新竹分署長夏榮生分表示,苗南受脅植物保育已經從科研走向社區生活,未來更透過跨域合作,把珍稀植物轉化為地方特色與產業亮點,讓保育與在地發展相輔相成。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