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人間國寶」瓦作司阜傅明光辭世 被譽為客家建築「活的教科書」

傳統瓦作司阜傅明光今年甫榮獲第44屆行政院文化獎,昨天不幸辭世,享壽85歲。傅明光投入泥水工藝逾一甲子,是少數能統合傳統工法全貌的司阜,被譽為「客家傳統建築活的教科書」,傅明光的人生大部分時光都站在屋頂上,默默地為傳統建築奉獻心力,文化界聞訊都深感惋惜。
新竹縣文化局表示,傅明光司阜出身於新竹縣竹東鎮,是文化部頒定的「人間國寶」土水修造技術瓦作類指定保存者,更是首位榮獲行政院文化獎肯定的傳統匠師,以遵循古法修瓦及職人精神,被譽為「客家傳統建築活的教科書」,昨日不幸辭世,是文化資產界莫大的損失。
傅明光的人生大部分時光都站在屋頂上,默默地為傳統建築奉獻心力,自2000年起投身於文化資產修復工程,修復新竹縣內多處文化資產,包括北埔慈天宮、北埔姜氏家廟、新埔劉家祠、北埔金廣福公館、新埔張氏家廟等。
近年更在竹北新瓦屋、芎林鄭氏家廟等地傳習傳統瓦作技術,用他的雙手親自示範,「不怕千人看,只怕一人識。」希望讓更多的人了解並學習傳統建築工法,致力傳承「會呼吸的房子」。
新竹縣長楊文科在臉書悼念,指出傅明光自15歲起便投入瓦作匠藝,70年如一日。他用一雙手,從伙房、廟宇到古蹟修復,不僅承載客家傳統建築的精髓,更守護了竹縣最珍貴的文化根脈。
最令人敬佩的是,傅明光即使年歲已高,仍不辭辛勞參與傳習計畫,親手指導年輕匠師,把「謹砌細鋪」的工法細心傳承。他的一生,就是竹縣最珍貴的一部活教科書,也是文化守護最動人的篇章。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