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教師節禮金出爐!全台唯一「這縣市」0元 縣府急採購:發放600元禮券

獨/外資入股市狂潮擋不住 央行連續二日大買匯逾10億美元阻升台幣

現場畫面曝光!現代廠逾300工人包機返韓 示威者舉反川標語接機

司馬庫斯部落兒童專輯發表 用歌聲守護泰雅族母語與文化

部落將舉辦「兒童專輯發表會」,邀請大家一同見證孩子們用泰雅語唱出的成長歷程。圖/部落提供
部落將舉辦「兒童專輯發表會」,邀請大家一同見證孩子們用泰雅語唱出的成長歷程。圖/部落提供

司馬庫斯部落的孩子們從課程出發,用族語與文化創作了一首首歌,藉由歌聲記錄泰雅族的語言與生活故事。9月13日晚間7點部落將舉辦「兒童專輯發表會」,邀請大家一同見證孩子們用泰雅語唱出的成長歷程。

部落表示,司馬庫斯族人曾設立幼兒園,但因教育制度限制,只能以「部落教保中心」的形式運作。然而,部落老師們有共同目標——讓孩子在學習華語的同時,也能自然使用母語泰雅語。老師們將課程內容轉化為泰雅語歌謠,讓孩子不僅記住所學知識,也能用母語表達對自然、生活與信仰的感受。

最初,老師們將「香菇」課程轉寫成泰雅語歌謠,孩子們用族語描述香菇的外型與生長環境,並唱出對土地與自然的讚嘆。課程進行到「光」時,老師請孩子回想光的特性,並以歌聲表達理解;創作再由SayunYumin師母整理、潤飾,誕生了朗朗上口的「光歌謠」。

此外,生活在部落的孩子對「上學」缺乏明確概念,只知道是爸媽上班時要去的地方。老師們希望孩子期待上學,便創作了「上學歌」,鼓勵孩子養成習慣。歌詞中融入品格教育,例如「請、謝謝、對不起」等禮貌用語,用泰雅語唱出,讓學習既生活化又具文化意涵。

「一張專輯就是一份文化記憶!」部落表示,這些歌串連成屬於部落孩子的成長主題網,並發展成專輯,今天在各大音樂平台上線。明晚7點部落將舉辦「兒童專輯發表會」,邀請大家一同感受孩子們純真的歌聲,部落也期許,「為了珍惜這片土地、這群孩子,從課程出發,用族語和文化寫下一首首歌,願孩子永遠記得自己是誰。」

生活在部落的孩子對「上學」缺乏明確概念,只知道是爸媽上班時要去的地方。老師們希望孩子期待上學,便創作了「上學歌」。圖/部落提供
生活在部落的孩子對「上學」缺乏明確概念,只知道是爸媽上班時要去的地方。老師們希望孩子期待上學,便創作了「上學歌」。圖/部落提供
這些歌串連成屬於部落孩子的成長主題網,並發展成專輯,今天在各大音樂平台上線。圖/部落提供
這些歌串連成屬於部落孩子的成長主題網,並發展成專輯,今天在各大音樂平台上線。圖/部落提供
司馬庫斯部落的孩子們從課程出發,用族語與文化創作了一首首歌,藉由歌聲記錄泰雅族的語言與生活故事。圖/部落提供
司馬庫斯部落的孩子們從課程出發,用族語與文化創作了一首首歌,藉由歌聲記錄泰雅族的語言與生活故事。圖/部落提供

泰雅族 發表會 司馬庫斯

延伸閱讀

歷經摯愛離世、聽力受損 獨立音樂女神山形瑞秋新作成生命之歌

AKB48 Team TP重病失聲!親送5千張專輯嗨翻

神隱引退5年!費玉清出現了 金嗓重現拋震撼彈

這些巨星都改過藝名! 改名後竟讓他們大紅大紫

相關新聞

3861戶受影響停水!苗栗銅鑼、西湖鄉部分地區9/16施工停水9小時

自來水公司第三區管理處通霄銅鑼營運所辦理「銅鑼鄉樟樹村4至6鄰包括至倫宮的汰換管線工程,9月16日上午9點到晚間6點將停...

控訴桃市府片面變更勞動條件 勞團籲勞動部發函重申法規

桃園市政府環境管理處近日傳出未經協商,就片面修改「清潔獎金發放基準」,桃園市產業總工會、桃市清潔隊員權益促進會今到勞動部...

影/苗栗公館迎接「幸福巴士」 亦捷停駛傳言讓地方憂心

苗栗縣公館鄉「幸福巴士」今天通車,兩輛從日本原裝進口的中型巴士分別行駛甲、乙2線,每天合計12個班次,估計全年超過300...

竹市鹽港溪自行車公廁不足、植10大入侵植物 市府研議改善

新竹市政府爭取補助,投入4950萬改善香山區鹽港溪流域自行車道,但市議員廖子齊點出,該休憩據點竟未建置廁所,植栽還選用1...

智慧醫療新趨勢 桃青年局牽手3智慧健康AI新創團隊與敏盛智醫城合作

桃園市青年事務局A8智慧產業加速器攜手敏盛醫療體系、新創團隊今日在敏盛智醫城舉辦智慧健康新創體驗日,活動針對銀髮族群設計...

牛背上藝術家許文融結合科技創作展 竹縣文化局登場

「千里快哉風~許文融創作展」自9月11日起至27日止,於新竹縣政府文化局美術館登場,展出近200件教授許文融的重要作品,...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