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警訊?台積電創新高、台股爆量近5900億元 下跌家數卻遠多於上漲數

北檢抗告…柯文哲7000萬交保有變?高院:今夜不裁定

非事前審查!陸委會:公務人員赴港澳需提前通報 明年起違者懲處

桃園7公有市場非法攤販亂象未解 經發局:逐一檢討

桃園中壢新明市場過去外圍常有非法攤商聚集,在市府整頓後已不見蹤影,不過全市仍有7處市場亂象未解,經發局表示會將比照相同模式逐一檢討改進。圖為新明市場改善後現況。圖/桃園市經發局提供
桃園中壢新明市場過去外圍常有非法攤商聚集,在市府整頓後已不見蹤影,不過全市仍有7處市場亂象未解,經發局表示會將比照相同模式逐一檢討改進。圖為新明市場改善後現況。圖/桃園市經發局提供

桃園市近年積極整頓公有零售市場亂象,不過審計處發現,全市仍有7處市場外圍長期聚集非法攤販,盼市府檢討改善。經發局回應,市府改善中壢新明市場成效顯著,將比照相同模式逐一檢討改進,也會協助攤商導入新式管理與服務模式,推動市場現代化、衛生化。

桃園市目前有15處公有零售市場,審計處調查,包括大園、大溪、大溪第一、龍潭、南門、楊梅第一、新屋第一等7處市場外圍至今仍有許多非法攤商聚集,影響合法攤商權益。

中壢新明市場過去因周邊攤販占據道路、分隔島,挨批宛如第三世界國家。審計處表示,經過市府檢討後,雖新明市場周邊環境已有改善,但僅單一市場整頓尚不足以全面解決問題,相關措施仍須落實至其他地區。

經發局回應,市府已建立「市場管理會報」,透過跨機關協調分工機制辦理改善作業,7處公有市場亂象將比照新明市場模式,逐一檢討改進,也將持續落實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噪音管制法等法令,維護市場秩序及市容整潔。

副市長王明鉅坦言,傳統市場雖具在地特色、商品多樣與價格實惠等優勢,但因設施老舊、環境不佳、經營模式落後及數位化不足,吸引力逐漸下降,外攤林立也易衍生環境髒亂與交通問題。

王明鉅表示,除辦理市場硬體更新、外牆意象、排水及廁所整建,全面提升購物環境,市府也將協助攤商調整經營方式,推動攤位改造、聚焦商品品質與包裝提升、電子支付普及和發展網路商店等3大面向,引導民眾改變消費習慣;部分老舊市場則逐步退場,原有用地將重新規畫、活化再利用,避免閒置。

針對老舊市場,目前市府已規畫新明市場採先建後拆方式重建,為妥善安置攤商,將於廣明二停車場設置中繼商場;忠貞市場也已辦理土地開發促參規畫,未來開發定位將以「異域新風貌」為核心。

桃園中壢新明市場過去外圍常有非法攤商聚集,在市府整頓後已不見蹤影,不過全市仍有7處市場亂象未解,經發局表示會將比照相同模式逐一檢討改進。圖為新明市場改善前景象。圖/桃園市經發局提供
桃園中壢新明市場過去外圍常有非法攤商聚集,在市府整頓後已不見蹤影,不過全市仍有7處市場亂象未解,經發局表示會將比照相同模式逐一檢討改進。圖為新明市場改善前景象。圖/桃園市經發局提供

攤商 桃園

延伸閱讀

杜絕盜採砂石 高市府啟動密集地毯式巡查

桃園推動傳統市場升級 打造民生與城市價值據點

柯文哲赴桃園祭拜柯爸牌位 民俗專家:做錯3件事

財劃法延燒 張善政批政院改變遊戲規則:地方編預算非常困難

相關新聞

桃園平鎮區三叉路口車禍多 地方盼增設號誌交管大升級

桃園市平鎮區育達路、育英路三叉路是來往該區域及中壢主要路口,事故頻傳,議員黃敬平與交通局、里長們等相關單位會勘,決議增設...

桃園3大傳統市場轉型電子支付 這處市場還獲經濟部肯定

桃園市經發局指出,傳統市場轉型是必然趨勢,目前已經啟動轉型的個案,中壢市新明市場、平鎮忠貞市場兩大傳統市場已見初步成果,...

苗栗縣「貓裏紅」優質紅茶評鑑競賽頒獎 「茶三代」邱俊魁獲大滿貫

苗栗縣「貓裏紅」優質紅茶評鑑競賽,今天舉辦頒獎表揚,其中38歲的神農獎得主邱俊魁堪稱大滿貫,囊括特等獎、頭等獎以及金、銀...

苑裡年度限定版「鬼門關夜市」9月20日登場 交管時間出爐

苗栗縣苑裡鎮一年一度的農曆七月「鬼門關夜市」活動,即將於9月20日登場,預計當天將湧入大量人潮,為確保參與民眾於活動期間...

新竹棒球場封場3年 改善工程順利決標將開工

新竹棒球場封場已3年,對於後續改善工程,新竹市府今指出,該工程已於今年8月26日開標,有一家廠商投標,經評選由泰欣營造股...

桃園7公有市場非法攤販亂象未解 經發局:逐一檢討

桃園市近年積極整頓公有零售市場亂象,不過審計處發現,全市仍有7處市場外圍長期聚集非法攤販,盼市府檢討改善。經發局回應,市...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