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蘋果iPhone 17「不講武德」!部落客讚6亮點:打在果粉爽點上

草根網紅到保守派新星…川普盟友柯克遭槍殺 多元背景曝光

台灣連續3年富裕國家排名贏日韓 為何民眾卻無感?

「掀掉幼兒園!」頭份市非營利幼兒園傳家長施暴 縣府:最嚴正譴責

苗栗縣頭份市一家非營利幼兒園,上周疑似發生家長徐姓男子及鄭姓女子夫婦對女性園長言語恐嚇、揮拳攻擊事件,園方昨天在臉書社團PO文。圖/取自臉書竹南大小事
苗栗縣頭份市一家非營利幼兒園,上周疑似發生家長徐姓男子及鄭姓女子夫婦對女性園長言語恐嚇、揮拳攻擊事件,園方昨天在臉書社團PO文。圖/取自臉書竹南大小事

苗栗縣頭份市一家非營利幼兒園上周疑似發生家長徐姓男子及鄭姓女子夫婦對女性園長言語恐嚇及揮拳暴力攻擊事件,警方已受理林姓被害園長報案,全案將在調查、釐清事證後函送檢方偵辦。

苗栗縣政府上午針對此事強調,縣府尊重司法調查結果並表達最嚴正譴責,呼籲社會各界共同杜絕任何形式的暴力,確保友善校園的推動。

這所非營利幼兒園由新竹縣一所科技大學承接經營,衝突事件發生後引起外界關注,園方昨天並上臉書社團PO文對事件發生過程「細說從頭」,全案目前有待調查釐清。

據了解,8月20日一早許多家長送孩子到幼兒園時,門口一名園生的母親因機車傾倒,不慎壓到一旁鄭女母子兩人,稍後由救護車送醫,受輕傷的鄭女事後向園方調閱監視器,但要求翻攝遭拒,且質疑孩子入園適應不良,懷疑助教老師有不當對待情況。

根據園方說法,9月4日下午園長請鄭女和丈夫徐姓男子到辦公室會談,但這對夫妻不滿園方回應和做法,態度愈來愈激烈,徐男揚言要「掀掉幼兒園」,鄭女突然揮拳攻擊園長頭部,園方報警後要求兩人留在園內,但對方仍逕自離去。

縣府今天發出聲明,縣長鍾東錦強調教育工作需要建立在尊重與理解之上,唯有家長、教師與社會攜手合作,才能為幼兒營造安全、溫暖的學習環境。縣府將支持受影響的幼兒園,包括協助後續安全維護措施、提供心理輔導與法律資源,並持續強化校園安全機制,確保類似事件不再發生。

頭份警方也說明,遭控的徐姓男子、鄭姓女子夫婦,因其他學生家長停放機車時不慎造成她與小孩受傷,園方陪同觀看監視器畫面後,她要求翻拍畫面遭園方告知需依法定程序申請調閱影像資料,不得逕自側錄;同時又認為園內老師管理不當,讓新入園的孩子不能適應,家長9月4日在園內會談,鄭女突然徒手攻擊被害人,警方已依傷害、恐嚇及妨礙公務罪受理此案,待釐清事實後,將檢具相關事證,將被告夫妻移送法辦。

苗栗縣政府上午針對頭份市發生非營利幼兒園發生的事件,強調縣府尊重司法調查結果並表達最嚴正譴責,呼籲社會各界共同杜絕任何形式的暴力,確保友善校園的推動。  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縣政府上午針對頭份市發生非營利幼兒園發生的事件,強調縣府尊重司法調查結果並表達最嚴正譴責,呼籲社會各界共同杜絕任何形式的暴力,確保友善校園的推動。 記者胡蓬生/攝影

幼兒園 監視器 校園安全

延伸閱讀

苗栗市、頭屋鄉1.6萬戶自來水用戶 地方爭取改鯉魚潭水庫供應

財產申報/陳其邁背千萬房貸 鍾東錦61筆土地3億存款

苗栗縣警察局異地重建 拚4年後20科室300人集中辦公

影/鍾東錦視察銅鑼國小午餐 評分「比及格多一點點」

相關新聞

竹市殯葬所頻出包!今實地演練找問題 民政處:督導、懲處雙管齊下

新竹市殯葬管理所接連發生拉錯遺體害法醫差點解剖錯人及燒錯遺體事件,新竹市議會與民政處今實地至新竹殯葬所操作演練。處長施淑...

白營下一個美女刺客?徐千晴接民眾黨桃市黨部發言人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案,日前以7千萬元交保,未來2026、2028藍白合布局受政壇矚目。曾任新竹市長高虹安發言人的...

文化撞童趣!「聯合市集」本周末登場 魔術、扯鈴、許願一次滿足

家長們注意,桃園最有文化兼童趣的親子盛會本周末登場!為推廣在地文化並深化親子教育體驗,八塊厝民俗藝術村首度跨界攜手兒童玩...

新竹市殯燒錯遺體 將重罰出包廠商

新竹市殯葬管理所日前發生燒錯遺體事件,議員昨在議會專案報告砲聲隆隆,質疑市府未落實監督,且未見懲處。民政處長施淑婷說,市...

改善餐飲油煙空汙 桃園投訴少1成

餐飲油煙惹人怨,是桃園環境空汙陳情最大宗,桃園市環保局今年啟動「餐飲油煙陳情減量精進專案」,鎖定未裝設或使用油煙防制措施...

竹北傳異味 監測找源頭 環境部新購空品車首度出動

新竹縣竹北市從8月下旬以來屢傳散發臭味,由於多數通報集中在竹北東區,但源頭不明,新竹縣政府獲環境部協助,昨天在竹北市水圳...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