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桃機黃牛拒檢乘客遭甩出車外 香港女:以為就這樣死在台北

柯文哲遭羈押疑染HPV 醫揭「公廁傳染菜花」真相:傳言引恐慌

駐台使節走訪坪林茶鄉 深度體驗台灣茶文化

貝里斯大使梅凱瑟(右起)、瓜地馬拉官員Aguilar及荷蘭代表浦樂施夫婦體驗製茶文化。圖/新北市秘書處提供
貝里斯大使梅凱瑟(右起)、瓜地馬拉官員Aguilar及荷蘭代表浦樂施夫婦體驗製茶文化。圖/新北市秘書處提供

今年5月,《國家地理雜誌》將新北市坪林區列為台灣五大秘境之一,坪林獨特的茶文化、豐富的生態與純樸的鄉村風光備受國際肯定。為向更多國際友人推廣這座美麗山城,新北市秘書處邀請駐台外交使節團,近日體驗坪林的自然與人文魅力。

來自聖露西亞、巴拉圭、貝里斯、瓜地馬拉、荷蘭、奧地利、越南及印尼等8國共14位外交貴賓與眷屬,在秘書處與坪林區公所安排下,走進有機茶園,採摘茶葉,並深入了解包種茶、東方美人茶與蜜香紅茶等特色茶製程。

茶農也透過解說、帶領品茗,讓外賓細細感受每種茶獨特的風味與韻味。午餐享用融合茶香的在地蔬食料理,包含茶香飯、茶葉蛋與茶凍,展現坪林多元的茶文化。使節團也參觀了坪林茶業博物館,透過「茶與王」特展的專業導覽,進一步了解逾千年的中華茶文化。

新北市秘書處說明,此次活動出席貴賓包括聖露西亞大使勞勃路易斯(Robert K. Lewis)、巴拉圭大使傅達耀(Darío Filártiga Ruiz Díaz)、貝里斯大使梅凱瑟(Katherine Meighan)、荷蘭在台辦事處代表浦樂施(Bas Pulles)、駐台北越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潘喬鍾(Phan Kieu Chung)、駐台北印尼經貿代表處領事處處長Wawan Kurniawan、瓜地馬拉大使館商務參事馬卡利(Carlo Matus)及奧地利台北辦事處領事官Sylvia Schurian等。新北市府秘書處長祝惠美、文化局副局長于玟,及坪林區長張秀玲也出席接待,與各國使節交流。

祝惠美說,這場茶鄉之旅讓國際友人從採茶到品茗,全方位地感受坪林獨特魅力,也讓他們體驗台灣豐富多元的文化底蘊。

巴拉圭大使傅達耀體驗製茶過程。圖/新北市秘書處提供
巴拉圭大使傅達耀體驗製茶過程。圖/新北市秘書處提供
14位外賓參觀坪林茶業博物館,新北市秘書處長祝惠美(前排右四)、坪林區長張秀玲(前排左三)接待。圖/新北市秘書處提供
14位外賓參觀坪林茶業博物館,新北市秘書處長祝惠美(前排右四)、坪林區長張秀玲(前排左三)接待。圖/新北市秘書處提供
新北市政府秘書處邀請來自8個國家的駐台大使、代表及眷屬走訪坪林,在綠光農園體驗採茶樂趣。圖/新北市秘書處提供
新北市政府秘書處邀請來自8個國家的駐台大使、代表及眷屬走訪坪林,在綠光農園體驗採茶樂趣。圖/新北市秘書處提供
外賓細細品味不同茶種的韻味,左起為聖露西亞大使勞勃路易斯、貝里斯大使梅凱瑟、荷蘭代表浦樂施及奧地利官員Sylvia Schurian。圖/新北市秘書處提供
外賓細細品味不同茶種的韻味,左起為聖露西亞大使勞勃路易斯、貝里斯大使梅凱瑟、荷蘭代表浦樂施及奧地利官員Sylvia Schurian。圖/新北市秘書處提供

坪林 瓜地馬拉

延伸閱讀

萬科組織調整 強化風控

旗山爐碴清運進度超前?環團批低估清運總量「如期清完恐跳票」

台灣好行皇冠北海岸線換新裝 5款套票1日快閃到2日深度遊

921前夕金門1天連震兩次 在地民眾驚呼「不尋常」

相關新聞

身後事自己做主 新北身後關懷計畫申請人數破3000

新北市府推動「新北市身後關懷計畫」,民眾可在生前決定過世後該怎麼處理,由市府提供往生後的免費冰存、聯合奠祭、多元環保葬等...

新北新住民輔導班結業 奈及利亞學員把台灣當第二個家

全國新住民人數已經突破61萬人,新北有11萬人,人數最多。新北市民政局每年開辦新住民生活適應輔導班,協助新住民朋友適應台...

羅榮乾推動「服務利他轉化生命 」 淨化社會減少犯罪

在詐騙與犯罪頻傳的當下,社會治安與價值觀念面臨嚴峻挑戰,過度追逐利益更掩蓋了人性原有的善良與純真。

駐台使節走訪坪林茶鄉 深度體驗台灣茶文化

今年5月,《國家地理雜誌》將新北市坪林區列為台灣五大秘境之一,坪林獨特的茶文化、豐富的生態與純樸的鄉村風光備受國際肯定。...

台北燈節吸人潮 地方爭取在士林皮蛋豆腐打造成第2地標

距明年燈節僅剩半年不到,市府已開始籌畫,儘管過去燈節每年舉辦地點不固定,不過市長蔣萬安上任後,打造台北燈節為西門町周邊常...

新北永和擬設高壓電塔遭反彈 台電允評估地下化

台電計畫拆除新北中和福美里的高壓電塔,並在永和堤外新設高壓電塔,民眾反彈。台電昨在永和辦社區說明會,居民表達不滿,喊話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