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砍前女友30多刀斃命…17歲少年收容4大理由出爐 法院:有暴力傾向

獨/民進黨2026選對會責任區 新潮流認養區最多、徐國勇扛柯文哲故鄉

淡江大橋遭註冊商標 公路局曝「1原因申請」審核中未定案

「台北市停班課」訊息是「測試」? 北市府以圖為證打臉中央

人總發布「台北市停班課」訊息有明確標示「測試」但北市府公布比較圖反駁。圖/北市府提供
人總發布「台北市停班課」訊息有明確標示「測試」但北市府公布比較圖反駁。圖/北市府提供

台北市行動防災App昨天推播錯誤的停班停課通知,台北市政府稱背後與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有關,但人總說已明確標示「測試」,但北市行動防災App未正確辨識就公告,導致社會大眾誤信。北市則公布圖示,並無「系統測試」文字提醒。

人事總處指出,上午與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的「民生示警公開資料平台」系統進行介接訊息優化測試,並依平台介接規範發布一則「台北市停班課」的測試訊息,已明確標示為「測試」;但北市府行動防災App在自動爬取平台資料時,未正確辨識「測試」標記,就直接公告訊息,導致社會大眾誤信。

針對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回應,今天發佈之「台北市停班課」訊息已明確標示為「測試」,北市消防局公布圖示反駁。

消防局指出,有關民生示警公開資料平臺測試部分,通常會在文本中加註提醒文字,如「測試內容」、「演練」等,民眾收到此類測試的推播訊息可明確辨別為系統測試。

另外,經查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過去在112年8月2日、114年5月16日進行系統測試時,皆有在文本內容明確註記相關「測試」文字,台北市行動防災App也都正常自動推播該測試訊息。

消防局指出,然而,今日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進行NCDR民生示警公開資料平台之停班課訊息測試,並未在文本內容中註記「測試」文字,致使本市行動防災APP和其他防災APP自動轉發推播後引起民眾誤解。消防局將向中央進一步了解原因,並避免再發生類似事件造成民眾困擾。

人總發布「台北市停班課」訊息有明確標示「測試」但北市府公布比較圖反駁。圖/北市府提供
人總發布「台北市停班課」訊息有明確標示「測試」但北市府公布比較圖反駁。圖/北市府提供
人總發布「台北市停班課」訊息有明確標示「測試」但北市府公布比較圖反駁。圖/北市府提供
人總發布「台北市停班課」訊息有明確標示「測試」但北市府公布比較圖反駁。圖/北市府提供

北市府 行政院 停班停課

延伸閱讀

南投縣將施放國慶焰火 消防局先演練災害搶救

北市防災APP推播停班課 北市府:錯誤訊息已移除

雲林防震觀摩研習 張麗善:防災扎根打造韌性家園

台北市「行動防災APP」出包?結果大轉彎 出包的是中央

相關新聞

新北貢寮雙玉里連十年獲五星環境認證 感恩餐會回饋里民

新北市貢寮區雙玉里今年參與新北市舉辦的「里環境認證」競賽,並且連續十年榮獲五星級認證殊榮,展現地方在環境維護與社區營造方面的卓越成績,因此雙玉里今(17)日也特別舉辦一場「感恩餐會」,藉以表達對全體里民與志工長年辛勞的感謝。

新學期新氣象! 新北三芝區公所把階梯改善成友善廊道

新學期新氣象!三芝區公所將公所旁通往三芝國小與三芝國中的廊道大改造,將原本都是階梯的步道改成友善的坡道,加以防滑的彩色柏油上色做造型,讓往來的學子與鄉親行走既安全又有好心情。落成啟用後,三芝公所還貼心的搭起聰明門舉辦發送文昌筆的祝福儀式,祝福走過繽紛步道的學子們都可以擁有好的學業成績。

新北淡水文中四沙崙棒壘球場 議員爭取收費有望減半

淡水區沙崙文中四棒壘球場過去合併場地費與清潔費,8小時使用最高達13,000元,不僅高於新北多處灘地棒壘球場,也超越許多標準棒壘球場收費。新北市議員鄭宇恩日前要求市府檢討,後續也確認教育局將修訂收費標準,將可大幅度的降低,對基層球隊與社區親子球聚都是實質減輕負擔,也有助於提升北海岸地區對棒球運動的參與。

預防跌倒 新北汐止東勢、宜興里長輩測骨質密度

老人家預防跌倒很重要,汐止健康促進會結合汐止國泰醫院辦理骨密檢測活動,今(17)日骨質密度篩檢車就開到了東勢、宜興市民活動中心,希望長輩透過專業的檢查,了解自己的骨質密度狀況,預防跌倒。

結合新北汐止崇德里做愛心 福智普渡法會供品捐弱勢

如何讓長輩更健康,汐止區崇德里和福智佛教基金會聯合開辦社區銀髮據點,安排多元課程,讓長者動動手也動動腦,而農曆七月,今(17)日福智佛教基金會也將普渡法會的供品禮盒,捐贈給崇德里的弱勢家庭,裡面有麵條、罐頭、餅干等生活物資,希望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台北市停班課」訊息是「測試」? 北市府以圖為證打臉中央

台北市行動防災App昨天推播錯誤的停班停課通知,台北市政府稱背後與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有關,但人總說已明確標示「測試」,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