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府:填平公館圓環地下道 3項評估經雙重確認

為降低交通事故,北市公館圓環將拆除並先填平地下道,有報導指灌漿如4.5個泳池重壓捷運。新工處今天說,捷運隧道徑向變形、軌道水平及垂直方向位移都無虞,獲第三方及捷運局確認。
台北市公館路口連續7年為全市交通事故熱點第1名,交通局8月下旬宣布「羅斯福路與基隆路口交通安全改善工程」9月13日凌晨動工,先封填地下道(44天),再拆圓環(21天),改為正交路口,預計11月下旬完工,評估有減少6成事故的潛力。
媒體報導「公館圓環開拆首部曲!灌漿填平地下道如4.5個泳池重壓捷運綠線頂板」,安全性受關注。
台北市新工處除於昨日發布新聞說明,「公館圓環拆除及地下道填平工程」在施工前,已依據規定提送「捷運設施安全影響評估報告」,報告並經第三方認證單位「台灣區基礎工程學會」審查通過,安全無虞。
新工處規劃設計科科長陳百慶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話訪問,進一步詳述評估內容,以及所含3項分析。
他說, 此工程是依照現場的地質條件跟地下水位、地表荷載、既有捷運的結構設施,以及施工條件,進行平面應變模式的數值模擬分析,據以評估本工程施工對捷運潛盾隧道結構設施的影響。
他說,評估主要有3個項目:
1、「捷運隧道徑向變形」,確認隧道是否受力變形,這個項目的規範跟設計要求,徑向變化大小要小於2公分,分析結果最大值0.094公分。2、「捷運軌道水平方向的位移」,要小於1公分,分析結果最大值是0.042公分。
3、「捷運軌道垂直方向的位移」,也要小於1公分,分析結果最大值0.071公分。
他說,依據以上3個項目的評估結果,分析結果的最大值,對比要求,看來都遠低,所以皆無虞。
至於這份評估報告何以可信。陳百慶說,請顧問公司做的模擬結果,會有學理、工程的計算,過程有很多計算、分析,達100多頁,整個計算過程與結果、現地調查等,都送予第三方認證單位「台灣區基礎工程學會」審查,確認正確,最後再把學會的審查結果送台北市局捷運局確認,捷運局有回函告知無虞。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