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柯文哲再度交保...柯媽一度誤會加保金 確認後喜極而泣:真的是好孩子

柯文哲再度交保理由曝光 法院多加條件「這些人」不得騷擾恐嚇

維持交保!柯文哲19:05步出法院沿路與小草握手 應曉薇鞠躬致意

北市府:填平公館圓環地下道 3項評估經雙重確認

台北市公館圓環拆除作業15日迎來第一個上班日,來往羅斯福路的公車在封填公車地下道後,與汽機車都走平面車道,車流還算順暢。中央社
台北市公館圓環拆除作業15日迎來第一個上班日,來往羅斯福路的公車在封填公車地下道後,與汽機車都走平面車道,車流還算順暢。中央社

為降低交通事故北市公館圓環將拆除並先填平地下道,有報導指灌漿如4.5個泳池重壓捷運。新工處今天說,捷運隧道徑向變形、軌道水平及垂直方向位移都無虞,獲第三方及捷運局確認。

台北市公館路口連續7年為全市交通事故熱點第1名,交通局8月下旬宣布「羅斯福路與基隆路口交通安全改善工程」9月13日凌晨動工,先封填地下道(44天),再拆圓環(21天),改為正交路口,預計11月下旬完工,評估有減少6成事故的潛力。

媒體報導「公館圓環開拆首部曲!灌漿填平地下道如4.5個泳池重壓捷運綠線頂板」,安全性受關注。

台北市新工處除於昨日發布新聞說明,「公館圓環拆除及地下道填平工程」在施工前,已依據規定提送「捷運設施安全影響評估報告」,報告並經第三方認證單位「台灣區基礎工程學會」審查通過,安全無虞。

新工處規劃設計科科長陳百慶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話訪問,進一步詳述評估內容,以及所含3項分析。

他說, 此工程是依照現場的地質條件跟地下水位、地表荷載、既有捷運的結構設施,以及施工條件,進行平面應變模式的數值模擬分析,據以評估本工程施工對捷運潛盾隧道結構設施的影響。

他說,評估主要有3個項目:

1、「捷運隧道徑向變形」,確認隧道是否受力變形,這個項目的規範跟設計要求,徑向變化大小要小於2公分,分析結果最大值0.094公分。

2、「捷運軌道水平方向的位移」,要小於1公分,分析結果最大值是0.042公分。

3、「捷運軌道垂直方向的位移」,也要小於1公分,分析結果最大值0.071公分。

他說,依據以上3個項目的評估結果,分析結果的最大值,對比要求,看來都遠低,所以皆無虞。

至於這份評估報告何以可信。陳百慶說,請顧問公司做的模擬結果,會有學理、工程的計算,過程有很多計算、分析,達100多頁,整個計算過程與結果、現地調查等,都送予第三方認證單位「台灣區基礎工程學會」審查,確認正確,最後再把學會的審查結果送台北市局捷運局確認,捷運局有回函告知無虞。

捷運 北市 交通事故 公館圓環

延伸閱讀

公館圓環填平地下道首上班日順暢 苗博雅:指揮人力多到不可思議

公館圓環拆除上班首日上午 搭捷運多1100人次

公館圓環拆除首日交通平穩 副市長李四川:車流如常、公車班次正常

高雄左營圓環要拆了!改十字路口、施工14個月 居民憂塞爆

相關新聞

永福橋回堵成停車場!圓環填平地下道工程 交控中心:號誌調整

台北市公館圓環拆除工程,第一階段的填平公車地下道今天首遇上班車潮。有民眾在8時許,於永福橋發現汽機車回堵到新北市永和端,...

安坑輕軌班距過長惹民怨 新北捷:將持續觀察運量變化

新北捷運公司8月起針對環狀線實施加密班距,尖峰時段由5分30秒縮短至4分50秒,離峰時段由10分鐘縮短至7分30秒,實施...

立委緊盯汐科站增出口工程 預計明年10月完工

汐止區的汐科火車站每天上下火車的人很多,已經是全國第14多的火車站,只是上下班時間,月台上擠滿人,相當危險,從前年就開始施作的增設出口改善工程,卻一波三折,今年初終於復工,今(15)日,立委廖先翔緊盯進度,再次邀請相關單位人員現場會勘,了解目前的施工狀況還有進度,預計整體工程會在明年10月底完工。

淡江大橋合龍在即 地方期待觀光效益

淡江大橋進入合龍最後階段,預計明年5月正式通車,地方已對觀光效益充滿期待。隨著橋體最後一塊閉合節塊將在近日吊裝完成,淡水...

影/吊掛最後節塊等待明日合龍 淡江大橋閉合前夕陽美景

淡江大橋最後一個鋼構節塊,編號「26B鋼橋節塊」,下午拖運到淡水河口運往大橋下,進行吊掛作業,為明天上午合龍祈福儀式及最...

全國漁民節新北淡水登場 總統與市長表揚優秀漁民

114年全國漁民節頒獎典禮在淡水漁人碼頭福容大飯店登場,共表揚全國12位模範漁民以及23位優秀漁民,活動開場由大提琴家張正傑與樂團,將藝術結合漁業文化帶來了精彩的表演,,這次新北市共計有2位模範漁民、3位優秀漁民及1位模範外籍船員獲獎,包括獲選模範漁民的淡水區漁會李明樺,展現新北漁業堅強實力。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