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寄養家庭數逐年遞減 市府曝「兩大因素」成主因

近年來寄養家庭逐年減少,北市社會局2023年曾調高服務考核獎勵金,但量能仍遞減,審計報告指出,截至去年12月底,近3年合格寄養家庭戶數及空床數分別從2022年底120戶、16床,2024年8月底只剩下78戶、6床,更呈現高齡化趨勢,市府坦言,受到當代人晚婚及寄養父母年齡漸增導致家庭數減少,將持續協助照顧者減少照護壓力,以提升留任意願。
社會局在2023年為加強寄養家庭服務品質及獎勵其服務辛勞,修正「兒童及少年寄養家庭管理自治條例」,增訂寄養家庭退場機制,並調高考核成績優等及甲等獎勵金,但寄養家庭數卻逐年減少,2022至2024年合格寄養家庭戶數及空床數分別從120戶、16床,2024年8月底只剩下78戶、6床。
審計報告分析,受寄養父母因高齡化陸續辦理退休,加上近年民眾晚婚晚育延後投入寄養服務時間,加上親職功能不佳寄養家庭退場影響,截至去年8月55歲以上未滿65歲及65歲以上寄養家庭數分別為44戶及13戶,占總戶數56.41%及16.67%,較2022年底同項占比53.33%及14.17%,分別增加3.08及2.5個百分點,且無法優先提供多重障礙特殊需求兒少及2歲以下嬰幼兒適當性照顧等情事。
社會局表示,除晚婚及退休外,寄養家庭關乎兒少照顧、安全,取得相關申請資料後將審查家庭概況,並同步安排家庭訪視及心理測驗,申請人也須同時完成職前訓練20小時學習有關寄養兒少照顧相關知能,完成後則進入由專家學者及社會局社工組成聯合審查會議最後評估,通過才能正式加入寄養家庭服務,門檻相對高導致量能不容易提升。
除寄養家庭協助兒少安置,社會局也配合中央推動家庭式照顧政策,成立團體家庭,輔以寄養家庭、親屬安置,截至今年8月共安置216名兒童及少年,尚有55床可供有安置需求兒少依年齡、性別等條件媒合,目前安置服務量能尚稱足夠,每年也針對特殊貢獻或表現良好新進寄養家庭額外給予5000元獎勵金,期待推動更多家庭加入服務行列。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