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恭喜!婁峻碩新婚8個月當爸了 焦凡凡虧「這麼不小心」

拳擊世錦賽/係金欸!黃筱雯擊退美國女將奪生涯第3金

開羈押庭前過生日!應曉薇曬女兒 向「女婿們」喊話:兩個都不好追

北市寄養家庭數逐年遞減 市府曝「兩大因素」成主因

近年來寄養家庭逐年減少,北市社會局2023年曾調高服務考核獎勵金,但量能仍遞減,截至去年12月底,近3年合格寄養家庭戶數及空床數分別從2022年底120戶、16床,2024年8月底只剩下78戶、6床,更呈現高齡化趨勢。本報資料照片
近年來寄養家庭逐年減少,北市社會局2023年曾調高服務考核獎勵金,但量能仍遞減,截至去年12月底,近3年合格寄養家庭戶數及空床數分別從2022年底120戶、16床,2024年8月底只剩下78戶、6床,更呈現高齡化趨勢。本報資料照片

近年來寄養家庭逐年減少,北市社會局2023年曾調高服務考核獎勵金,但量能仍遞減,審計報告指出,截至去年12月底,近3年合格寄養家庭戶數及空床數分別從2022年底120戶、16床,2024年8月底只剩下78戶、6床,更呈現高齡化趨勢,市府坦言,受到當代人晚婚及寄養父母年齡漸增導致家庭數減少,將持續協助照顧者減少照護壓力,以提升留任意願。

社會局在2023年為加強寄養家庭服務品質及獎勵其服務辛勞,修正「兒童及少年寄養家庭管理自治條例」,增訂寄養家庭退場機制,並調高考核成績優等及甲等獎勵金,但寄養家庭數卻逐年減少,2022至2024年合格寄養家庭戶數及空床數分別從120戶、16床,2024年8月底只剩下78戶、6床。

審計報告分析,受寄養父母因高齡化陸續辦理退休,加上近年民眾晚婚晚育延後投入寄養服務時間,加上親職功能不佳寄養家庭退場影響,截至去年8月55歲以上未滿65歲及65歲以上寄養家庭數分別為44戶及13戶,占總戶數56.41%及16.67%,較2022年底同項占比53.33%及14.17%,分別增加3.08及2.5個百分點,且無法優先提供多重障礙特殊需求兒少及2歲以下嬰幼兒適當性照顧等情事。

社會局表示,除晚婚及退休外,寄養家庭關乎兒少照顧、安全,取得相關申請資料後將審查家庭概況,並同步安排家庭訪視及心理測驗,申請人也須同時完成職前訓練20小時學習有關寄養兒少照顧相關知能,完成後則進入由專家學者及社會局社工組成聯合審查會議最後評估,通過才能正式加入寄養家庭服務,門檻相對高導致量能不容易提升。

除寄養家庭協助兒少安置,社會局也配合中央推動家庭式照顧政策,成立團體家庭,輔以寄養家庭、親屬安置,截至今年8月共安置216名兒童及少年,尚有55床可供有安置需求兒少依年齡、性別等條件媒合,目前安置服務量能尚稱足夠,每年也針對特殊貢獻或表現良好新進寄養家庭額外給予5000元獎勵金,期待推動更多家庭加入服務行列。

高齡化 社會局 寄養家庭

延伸閱讀

北院明重開柯文哲羈押庭!小草將到場外聲援、北市出動40警維安

延續寄養爸的愛 根基營造為新北家扶獻愛促成「繕循環」

中央砍北市7成5捷運建設補助款 捷運局:明年少了快60億

「走讀」釀8警傷…北市警喊話黃國昌:若15日未到案將函送北檢偵辦

相關新聞

拆公館圓環爆警民衝突!苗博雅遭出征 反批假訊息為「圍苗救蔣」

公館圓環13日凌晨開始拆除進行填平地下道工程,卻因民眾有拿台北市長蔣萬安「遺照」,甚至有人對警方攻擊,引發爭議。藍營更將...

瑞芳火車站前路口設不設紅綠燈?支持、反對方激辯 警方回應了

新北市瑞芳火車站前的路口將設紅綠燈,市府交通局政策轉向,從行車優先改成行人優先是主要理由,另外一個原因是每月都有駕駛人,...

北市寄養家庭數逐年遞減 市府曝「兩大因素」成主因

近年來寄養家庭逐年減少,北市社會局2023年曾調高服務考核獎勵金,但量能仍遞減,審計報告指出,截至去年12月底,近3年合...

中和原民歲時祭儀登場 歌舞祈福傳承文化

新北中和區114年度「原住民族歲時祭儀」活動,今在錦和運動公園壘球場舉行,族人透過歌聲與舞蹈,向上天表達感謝,祈願新的一...

十年愛情長跑、同窗再續緣分 新北新人分享甜蜜故事

新北市「2025聯合婚禮」今舉行說明會,聯合婚禮活動即將於10月19日登場,參與的新人們帶著各自的故事與期待走進人生新篇...

新北八里文旦柚評鑑激戰 三大獎項冠軍出爐

新北農業局輔導八里區農會舉辦「第34屆文旦柚評鑑」及「第9屆幸福果饌評鑑」,果農李進成、李春益脫穎而出,分別奪下冠軍殊榮...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