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攝取過多恐變胖…吃多少蛋白質才健康?專家解答:搭配這個是長壽關鍵

從奧運金牌到運動部長…賴清德曝李洋僅問1句即減重、捨千萬代言

新北文化獎頒獎典禮登場 4位得主展現文化多元風貌

新象創作劇團(左一)、淡水南北軒(左二)、莊芳榮(右二)、劉鎮洲(右一)與新北市長侯友宜進行大合照。記者張策/攝影
新象創作劇團(左一)、淡水南北軒(左二)、莊芳榮(右二)、劉鎮洲(右一)與新北市長侯友宜進行大合照。記者張策/攝影

第8屆「新北文化獎」頒獎典禮今在新光人壽新板金融大樓舉行,由新北市長侯友宜頒獎。本屆獲獎名單涵蓋4大領域,包括長年推動文化資產保存的莊芳榮、陶藝大師劉鎮洲、「新象創作劇團」,以及百年北管子弟軒社「淡水南北軒」,展現文化多元與傳承的力量。

侯友宜指出,文化是城市的靈魂,也是連結在地與國際的重要力量。新北因環山面海、多元族群共融,孕育出豐富獨特的文化樣貌,正是靠著長年深耕的文化耕耘者,讓這份文化不斷茁壯與傳承。他感謝所有得獎者對文化保存、推廣與創新的奉獻,並強調市府會持續支持藝術家與團體,讓新北的文化故事持續被看見。

獲獎者莊芳榮長年兼具學者與文化行政領導者身分,推動林本源園邸修復、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等計畫,並主持數百件無形文化資產審議,深諳「文化資產保存法」,是臺灣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要守護者。陶藝大師劉鎮洲則投身創作、教育與評論逾40年,作品融合自然、人文與哲思,其公共藝術作品「彩雲呈祥」坐落於鶯歌陶瓷博物館,更邀集70位陶藝家共同創作捷運三鶯線「鶯歌老街站」新作「玩陶」,讓陶藝走入大眾日常。

在團體獎方面,「新象創作劇團」自1990年成立以來,致力於開創台灣雜技新風貌,將傳統技藝融入現代劇場,並深耕偏鄉及弱勢教育推廣,推動「慢飛天使」計畫,為身心障礙孩子開啟舞台之門,實踐藝術平權價值;「淡水南北軒」則是百年北管曲藝團體,不僅守護在地民俗傳統,更積極吸引年輕世代參與,並將現代元素融入表演,展現曲藝新生命力。

新北市文化局表示,本屆文化獎得主橫跨文化資產、陶藝、表演藝術及民俗曲藝,象徵文化的多樣性與包容性。透過文化獎表彰,除了肯定個人與團體的努力,更希望凝聚社會對文化價值的重視與認同,讓新北文化持續向下扎根,並走向國際。

獲獎者莊芳榮(右)長年兼具學者與文化行政領導者身分,推動林本源園邸修復、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等計畫,並主持數百件無形文化資產審議,是臺灣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要守護者。記者張策/攝影
獲獎者莊芳榮(右)長年兼具學者與文化行政領導者身分,推動林本源園邸修復、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等計畫,並主持數百件無形文化資產審議,是臺灣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要守護者。記者張策/攝影
新北市長侯友宜強調市府會持續支持藝術家與團體,讓新北的文化故事持續被看見。記者張策/攝影
新北市長侯友宜強調市府會持續支持藝術家與團體,讓新北的文化故事持續被看見。記者張策/攝影

陶藝 文化資產

延伸閱讀

向中央喊話 侯友宜:地方有預算壓力 應速提事權分配版本

赴政院討論財劃法 侯友宜:新北市立場「不求多、只求合理」

統籌款座談喊「和氣生財」 侯友宜求公平:怨沒不怨少

黃國昌稱要當新北最好選項 侯友宜:他樂觀其成

相關新聞

侯友宜聯合婚禮說明會祝福新人 宣布生育獎勵金再加碼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出席「2025新北市聯合婚禮」新人說明會,除向百對準新人獻上祝福並抽出加碼好禮外,也宣布自明年1月起再度...

行人怕被撞、駕駛人怕被罰 瑞芳火車站前大路口 終於要設紅綠燈了

新北市瑞芳火車站前方路口人車都多,過去考量行車效率不設紅綠燈,現在重視行人優先,加上有駕駛人收到未停讓行人罰單內心不平,...

中和原民歲時祭儀登場 歌舞祈福傳承文化

新北中和區114年度「原住民族歲時祭儀」活動,今在錦和運動公園壘球場舉行,族人透過歌聲與舞蹈,向上天表達感謝,祈願新的一...

十年愛情長跑、同窗再續緣分 新北新人分享甜蜜故事

新北市「2025聯合婚禮」今舉行說明會,聯合婚禮活動即將於10月19日登場,參與的新人們帶著各自的故事與期待走進人生新篇...

新北八里文旦柚評鑑激戰 三大獎項冠軍出爐

新北農業局輔導八里區農會舉辦「第34屆文旦柚評鑑」及「第9屆幸福果饌評鑑」,果農李進成、李春益脫穎而出,分別奪下冠軍殊榮...

出席復興崗校友會 蔣萬安:堅定捍衛中華民國反對台獨

北市長蔣萬安今出席復興崗校友會會員代表大會暨秋節聯誼餐會,適逢抗戰80周年,也受到兩岸共同的紀念,蔣強調,歷史不容遺忘、...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