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社群上喊話!川普要北約國家別買俄羅斯石油 並對大陸課徵高關稅

客訴買到發霉月餅 微熱山丘道歉「停止生產並退費」

向北約喊話!川普揚言將對俄國「實施重大制裁」 籲對大陸徵收高關稅

拆公館圓環啟動 今天凌晨起封填地下道 交通配套一次看

台北市府13日凌晨進行公館圓環填平地下道工程,預拌混凝土車進入工地,進行地下道灌漿填土。記者余承翰/攝影
台北市府13日凌晨進行公館圓環填平地下道工程,預拌混凝土車進入工地,進行地下道灌漿填土。記者余承翰/攝影

北市公館圓環拆除作業今天凌晨展開第一階段封填地下道工程。負責工程的新工處表示,施工車輛會在早上及傍晚的交通尖峰,禁止出入,並提醒車輛避開施工區。公運處提醒,屆時公車將調整改行駛平面道路,但所有停靠站位不受影響。

新工處表示,北市羅斯福路四、五段與基隆路四段路口的公館圓環,第一階段將辦理人行地下道及車行地下道分層封填,並同步進行自來水、電力及電信等管線單位降埋作業,同時拆除引道段RC護欄、鋼管欄杆及路燈設備,完工後將鋪設臨時AC路面及中央分隔帶。

新工處說,此階段主要於日夜間交通離峰時段施工,日間作業時間為8時到下午6時,夜間為11時到清晨6時,施工車輛於交通尖峰時段的早上7時到9時、下午4時到7時,禁止進出工區,以降低對交通影響,並且不占用平面車道

新工處說,第二階段進行圓環地上設施拆除及平面道路施工,包含圓環地上建物拆除、北側人行地下道出入口雨遮拆除、路面刨鋪及永久路型標線施作。此階段施工僅於夜間11時到清晨6時,並於夜間短暫占用羅斯福路外側一車道,白天維持既有車道通行。

新工處提醒用路人,施工期間將原則維持現況車行動線及車道配置,但因道路容量將降低,建議用路人可提前分流行駛,包含永和區往返北市,建議分流行駛永福橋,經由汀州路三段銜接辛亥路。新店往返北市,建議經由景隆街銜接興隆路二段,續行辛亥路銜接基隆路。

新工處表示,為降低施工影響,北市府將採多元管道進行交通宣導,包括設置CMS可變資訊標誌、張貼施工通知單至附近住家、於公車站牌電子看板及車廂內張貼宣導公告,並透過警察廣播電台提醒民眾。預計兩階段工程於11月16日完成。

公運處補充,施工期間原行駛羅斯福路4、5段車行地下道的公車路線,將調整改行駛平面道路。其餘行駛福和橋、基隆路、羅斯福路外側車道之公車路線均維持原行駛動線,另外,所有公車路線停靠站位不受影響,

公運處說,施工期間路口車流量可能增加,恐有壅塞情形,建議民眾可提前出門候車,以免影響行程。公車動態資訊可於「大台北公車」網站及相關App查詢。

台北市公館圓環今天凌晨零時起封閉,工程車進入展開填平地下道作業。記者楊正海/攝影
台北市公館圓環今天凌晨零時起封閉,工程車進入展開填平地下道作業。記者楊正海/攝影
台北市公館圓環今天凌晨零時起封閉,工程車進入展開填平地下道作業。圖/新工處提供
台北市公館圓環今天凌晨零時起封閉,工程車進入展開填平地下道作業。圖/新工處提供

車道 北市府 公車路線

延伸閱讀

台南是「多圓環」古都 市府近年啟動圓環大改造這樣做

公館圓環65天工期將「大幅縮減」 李四川:應該可在1個月完成

台灣超多圓環設計有問題?專家提「現代」或「渦輪」大改造

公館圓環抗議聲中開拆 交通局長:以安全為第一優先考量

相關新聞

公館圓環改造爭議 交通學者嘆「事故溫床」:現在是拆除最好時機

台北市公館圓環長年事故率居高不下,13日起動工填平地下道改為正交路口,但相關調整外界爭議不斷。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退休教...

全台第一「水火+雙水幕」水舞登場 蔣萬安:不用再羨慕外國

2025台北水舞嘉年華今晚在松山錫口碼頭彩虹橋開跑,台北市長蔣萬安啟動首場水舞展演,在基隆河120公尺平台演出水舞秀,加...

拆除趕不上查報速度 北市違建愈拆愈多 累積已逾8萬件

北市建管處每年查報拆違建,但審計報告卻指出,拆除不及查報速度,違建愈拆愈多,現有違建超過8萬件,近3年火災違建54件也都...

影/台北水舞嘉年華今晚登場 開幕首創「水火共舞秀」

2025台北水舞嘉年華今晚在松山錫口碼頭彩虹橋登場,開幕演出今年首創的「水火共舞秀」,以七彩水舞結合低空焰火,加上雷射光...

拆公館圓環啟動 今天凌晨起封填地下道 交通配套一次看

北市公館圓環拆除作業今天凌晨展開第一階段封填地下道工程。負責工程的新工處表示,施工車輛會在早上及傍晚的交通尖峰,禁止出入...

公館圓環65天工期將「大幅縮減」 李四川:應該可在1個月完成

公館圓環今天零時展開地下道填平工程及拆除作業,工期原本預計65天,在11月16日完成。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一早視察工程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