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國人去年被騙百億美元 美國務院宣布制裁東南亞線上詐騙

運動部今掛牌 金牌部長李洋就任

柯文哲今過火爐踩瓦都對了!這組數字卻出包 專家示警:恐有變數

台南交通助理員「交警助理」自居 車主在場還開單又擅查個資被解雇

為改善市區違規停車亂象,提升交通秩序與通行品質,台南市警察局自今年6月起正式推動「交通助理員制度」,共聘用18名交通助理員,各分派3名至第一至第六警分局協勤;不過,第二分局一位交通助理員3個月來因狀況連連,交通警察大隊已在8月31日將他資遣。

據了解,交通助理員工作協助道路交通管理稽查,包括疏導道路交通、維持停車秩序、整理車站交通秩序、提供交通服務、排除道路障礙、執行其他道路交通稽查及其他臨時交辦工作,自6月起上線投入勤務,薪資比照5職等約3萬7800元,進用期間至今年12月31日。

其中一名分發至第二分局南門派出所的83年次女性,在6月1日報到當天就告知要離職,並未說明原因,從未實際出勤;隔天交大讓另一名也是30多歲的候補男性至南門所報到,展開勸導、開單勤務,該名男性對開單取締任務相當有興趣,即使下班後也打電話通報有違停

為了避免交通助理員與違規民眾發生爭執,警方規定助理員只能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56條,針對無人在場的違規停車開單;若有車主或乘客在場,則僅能勸導,或通知派出所員警到場處理;但這名南門所的助理員,卻還是在駕駛在場時舉發,引起民眾質疑。

當時狀況是,助理員穿著警方製作的背心、穿戴密錄器、無線電,出現在違停車主旁邊,當時車主仍下車去買便當,助理員便當場開單;事後車主向警方質疑助理員取締情況,經分局了解,助理員解釋,車主去買東西吃,離開現場就是不在現場,所以他就開單。

當分局提醒,有人在場的違規停車,助理員沒有被授權舉發,且車主已經回來了,就以勸導與警告為主,如果要開單就通知派出所員警接手;助理員仍稱他穿制服在旁邊,就已經是對車主警告。分局告知,他必須上前向車主說明,而不能以人在現場就等同警告。

交通助理員設計目的是分擔警方勤務壓力、降低與民眾衝突,結果這名助理員卻以「交通助理警察」自居,讓遭取締的車主十分傻眼;當車主提出質疑,他僅回答「你去申訴」而不多做說明,讓民眾頻繁向分局投訴,導致他每天出勤,變成背離制度設計初衷,讓派出所更加頭痛。

該名助理員甚至擅查個資,被分局取消權限後,後來又試圖登入系統;雖然他的解釋為不小心按錯,但警方認為他2度利用系統不當查詢個資,經第一次嚴厲警告,竟又再犯,擔心可能成為風紀隱憂,經綜合考量,向交通大隊建議汰除,交大最終決議資遣。

分局說明,該名交通助理員自今年6月起協助交通取締及整理工作,因勤務執行上未符合成效及言行舉止欠佳,且認知觀念顯有偏差,無法勝任工作,認其不適任並予解雇;分局將持續精進交通助理員教育,落實督考,以提升執法公信力。

台南市警察局自今年6月起正式推動「交通助理員制度」,共不過,第二分局一位交通助理員3個月來因狀況連連,交通警察大隊已在8月31日將他資遣。示意圖/記者袁志豪翻攝
台南市警察局自今年6月起正式推動「交通助理員制度」,共不過,第二分局一位交通助理員3個月來因狀況連連,交通警察大隊已在8月31日將他資遣。示意圖/記者袁志豪翻攝

車主 警察 違停 制服

延伸閱讀

垃圾車也有視野死角 台南交大走入各行政區向駕駛宣講

戶所課員濫用職權查個資 社區會議起口角曝對方隱私惹禍

台中5人遇詐騙...報案個資遭外洩竟是警員偷傳 檢斥嚴重後果

新北分署書記官涉擅查民眾個資 坦承犯行獲緩起訴

相關新聞

府中站陸橋電梯意外 查出公所技工涉貪

捷運府中站二號出口旁人行陸橋,去年十月底發生電梯鋼索斷裂,造成孫姓婦人及姪子摔傷。新北地檢署查出,負責電梯維修的新北市板...

司機釀連環車禍 二審神隱遭重判

大貨車司機蔡姓男子去年八月邊開車邊飲食,沒注意前方號誌紅燈,加上貨車超載,發現時來不及減速,釀五車連環撞事故,造成一人死...

剛到職出納侵吞1776萬 判4年半

高雄梓官區漁會剛入職2個月的陳姓女出納員被詐團誘拐要再投人大筆現金,才能順利「出金」,領回投資的本金與獲利,竟利用制度漏...

老翁到紫南宮借600元發財金做錯1事 12萬飛了

新竹一名周姓男子持身分證去紫南宮借發財金600元,服務人員比對資料後查覺有異,報警後發現周男是拿撿到的身分證,假冒他人身...

宣判前7小時離世 屏東酒駕男「死後判刑7個月」二審撤銷

屏東鄭姓男子今年1月在家中喝酒後騎車出門,因自摔被送醫治療,警方對他酒測,鄭呼氣酒測值達每公升0.42毫克,被檢方依酒駕...

巨業司機撞死女大生今協商拉高賠償350萬 死者母:未感受公平對待

台中市巨業客運施姓司機去年9月撞死步行的東海大學林姓女大生,今天在台中地院開調解庭,巨業客運指出,今天協商已將賠償金拉高...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