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男童跳躍通過走道致罕病女同學骨折 家長需連帶賠償53萬

台南某國小女童為纖維性骨失養症患者,前年5月午休站在教室桌子與桌子的中間走道與同學聊天時,同班男童以跳躍方式通過,不值碰撞及踩踏到女童身體及腿部致骨折,女童家長求償145萬多元,經同學訪談及醫師判定外力所致,法官判男童家長應連帶賠償53萬多元。男童家長不服已上訴。

男童家長及律師主張,女童自身為纖維性骨失養症患者,極易因碰觸物體或因肢體運動不當致骨折,卻以雙手肘立於桌上、撐住下巴,而下半身以右腿直立、左腿曲折延伸不良姿勢站立在走道間與其他同學聊天,適逢男童欲經過走道,以前後腳跨越方式通過走道並避免接觸。

而女童察覺自身不良姿勢可能阻礙他人,快速將曲折左腿抽回,因而運動慣性受傷,同時又與桌腳發生碰撞,致左大腿先前裝鋼板骨頭部位再次斷裂,舊傷復發。男童並未碰觸對方,該傷害非男童所致。

案發當天,台南市消防局據報後派遣救護車前往該校進行緊急救護勤務,將女童送至醫院接受治療。依醫院診斷證明書醫囑指出,病患經急診就診,經診治後住院,並於當日接受骨折復位內固定手術,後需休養至少3個月、專人照顧至少2個月、需接受復健治療至少1年、行動不便需拐杖與輪椅使用、需輔具使用以保護與支持下肢,於同年6月9日離院,宜門診追蹤治療。

女童家長主張,住院醫療費18萬多元、看護費28萬元、精神慰撫金80萬元,以及復健、交通費等145萬多元,向男童及家長提告,請求連帶損害賠償。

台南地院指出,事故發生隔天,校方訪談男童及班級同學,當老師詢問班級同學是否有人看到其事故發生過程時,有很多小朋友舉手表示是男童撞到女童,有同學陳述「男裡手按在兩張桌子上面,跳過走道,跳的過程中撞到女童,女童就站著哭了」;另有同學陳述「我也有看到,是男童撞到女童的」,與男童自陳「有看到女童擋在走道,並從她身旁的書包跳過去」等語大致相符。

據醫院診療資料摘要表指稱,根據當天的X光所見,左側股骨所產生的骨折相當明顯,骨折處的骨頭已明顯分離且呈現大角度變形,因此判定該次骨折為外力所致,非疾病本身所導致。

法官認男童當時以跳躍方式通過教室桌子與桌子的中間走道時,不慎碰撞到女童身體及腳部,致她受傷而痛哭為真。同時,住院醫療費、看護費及精神慰撫金15萬,以及復健、交通費等共計53萬多元。

法官指出,不論女童是否為罕病患者,於遭到男童跳躍碰撞都可能會受傷,男童家長自不能以不知悉其特殊情況為由而卸免本應教導、督促男童不能在學校奔跑、跳躍進而避免碰撞受傷意外危險責任。

台南地院認男童當時以跳躍方式通過教室桌子與桌子的中間走道時,不慎碰撞到女童身體及腳部,致她受傷而痛哭,判男童及家長連帶賠償53萬多元。圖/本報資料照
台南地院認男童當時以跳躍方式通過教室桌子與桌子的中間走道時,不慎碰撞到女童身體及腳部,致她受傷而痛哭,判男童及家長連帶賠償53萬多元。圖/本報資料照

女童 骨折

延伸閱讀

粉碎骨折一黏就好 浙大研發「骨膠水」 黏力拉力200公斤

影/菲律賓男殺死台灣男後刀丟竹林 態度冷靜說詞避重就輕

鼻子被2歲兒撞斷不自知 少婦「黃金治療期」就醫保住鼻子沒長歪

嘉義芙蓉山驟雨傳意外 59歲登山客跌落山谷骨折送醫

相關新聞

中科院標案洩密延燒 達運光電女董座與女協理連夜聲押禁見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鵬園院區智慧型監控指管系統網電基礎工程」標案洩密案持續延燒,桃園地檢署肅貪組檢察官賴穎穎前天指揮調查...

涉中科院標案外洩 達運光電女董座羈押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日前驚爆資通所林姓技術師,涉嫌對外找買家兜售標案資料,桃園地檢署4日先將林某聲押獲准,前天再指揮調查局...

台中大甲千噸廚餘濫倒 起訴10人

葉姓女子是有機肥料、廢棄物處理公司負責人,因廠房空間不足,前年起與另二家公司將蟲糞、廚餘、廢蛋殼、蛋液等廢棄物,載到鐘姓...

涉中科院標案機密外洩 達運光電女董座複訊後聲押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驚爆資訊通訊研究所林姓技術師,涉嫌對外找買家兜售標案資料,桃園地檢署本月4日先將林某聲押獲准,昨再指揮...

新北童行為異常驗出毒品反應 母告父卻因罪嫌不足不起訴

新北市林男帶9歲兒出遊後,男童回家出現亢奮等異常狀態,送醫後檢出毒品反應。媽媽以妨害兒童發展等罪提告,檢方日前不起訴,媽...

影/62歲男酒駕喝茫開車進大排「烏龜翻」查扣駕照牌照

宜蘭62歲游姓男子疑似中午與友人用餐後,酒駕從員山鄉往宜蘭市區方向開快車,方向偏移把車開進路旁大排,濺起大量水花,整輛...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