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柯文哲的政治豪賭? 游盈隆曝北檢抗告成功率:也許不在乎是否再被關

PPI意外下降+甲骨文大漲 史指、那指續創歷史新高

審計部指漁電共生7成「有電無魚」 陳菁徽:挑戰人民智商

國民黨立委陳菁徽。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民黨立委陳菁徽。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審計部最新報告指出,截至2025年1月底,已查核的漁電共生案場中,近七成未落實養殖事實,形同「有電無魚」。國民黨立委陳菁徽今日表示,其實審計部只是忠實點出數據,但只要有一點常識的人都知道,「漁電共生」從一開始就是一個荒謬的笑話。整個魚塭上面蓋滿光電板,遮天蔽日又吸熱,一堆池塘中的加建物,然後號稱可以說可以「養殖為本、綠能加值」,結合養殖業與綠能發展?根本就是在挑戰台灣人民的智商。

陳菁徽批評,光電板的亂象,她從上任最一開始就一直盯,這個光電板政策,幾乎每一個環節通通都有問題,實在沒有一個地方是正常、沒弊案、不破壞環境的。屋頂型光電幾乎不用環評,費率還更高,綠友友們早就算準了怎麼套利;漁電共生的環社檢核更是鬆到誇張,只要經濟部點頭,就像「綠色通關」一樣暢行無阻。請問,一個拚命廢核、拚命推貴電、又靠官商勾結的民進黨政府,有可能真的審不過嗎?

陳菁徽再質疑,能源政策出了大鍋,結果看看現在經濟部的新聞稿,竟然還想要推給地方政府,說「倘經查核養殖狀況不佳,漁業署與地方政府合作,協助輔導案場落實養殖事實,改善未果將廢止設置許可。」第一時間就把責任甩給地方政府,結果變成中央亂搞、地方揹鍋,這樣的甩鍋邏輯,跟當年口罩、快篩亂象一模一樣。

陳菁徽直言,現在光電板幾乎就像小花蔓澤蘭一樣入侵全台灣的自然環境景觀,山坡地砍樹種光電板、把大山的水土保持植物夷平、甚至入侵到海岸線,然後侵入社區,漁塭、農田統統鋪滿光電板,然後還說這樣的做法可以維持環境保護。颱風一來,光電板漫天飛舞,清運都清不完,還敢說這叫「永續」?難道這不是環境浩劫?

陳菁徽說,環境部成了最大冤大頭,每次都要替經濟部背書說光電板「無毒」,還要監督業者收拾滿地的廢棄物,連彭啟明部長都直言自己真的很委屈。不過再委屈都沒有人民委屈,自己的納稅錢被民進黨揮霍,能源安全陷入危機,還時不時要被威脅要漲電價、預算不能動,情何以堪。

陳菁徽強調,民進黨的錯誤能源政策,把環境和社會都推向深淵。自己已經提案要求環境部要加嚴光電環評標準,現在全國人民對於光電板恨得牙癢癢,賴政府再繼續裝睡叫不行,搞爛台灣,最後絕對引火自焚,下一次選舉就等著被人民教訓。

光電板 陳菁徽 能源政策

延伸閱讀

衛福部「公審說」惹議 陳菁徽籲全面介入協助江祖平案

石崇良接任衛福部長 陳菁徽:別辜負還願意奮鬥的醫師們

罰了900萬…光電板清不完由環境部出手?陳菁徽轟:超思案翻版

陳菁徽、朱凱翔違反個資法獲緩刑原因曝光 坦認犯行且與林秉樞和解

相關新聞

一把火燒出供電吃緊 圖解興達電廠歷代12機組關係

高雄興達火力發電廠前晚爆炸起火,造成地方恐慌及安全疑慮,台電董事長曾文生昨證實是新建燃氣複循環機組新2-2號氣渦輪機天然氣加熱器的下游管線「法蘭」洩漏天然氣,導致爆炸起火,洩漏原因仍待調查。

歷史上的今天/韓國航空「漢城-台北」航線 1959年首航

1959年9月11日,韓國航空公司新闢的漢城(現稱首爾)到台北間的航線,於該日起開航,該公司並定每星期五行駛一班,時間為中午到達,下午返回漢城。

台大醫院2狼醫遭重罰停業、廢照 院方低調:持續精進性平流程

二位曾在台大醫院任職狼醫,台大婦產部前主任陳思原、前住院醫師黃信穎,分別捲入性騷、性侵案件,台北市衛生局9月1日發文公告...

藍白15縣市首長為財源請命 盧秀燕籲中央:放下屠刀

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天號召藍白與無黨籍15個縣市首長齊聚台北,共同向中央提出三大訴求,包含合理分配統籌分配款、一般性補助款回歸公式設算、保障已核定補助款。盧秀燕批評,中央藉著補助地方的生死大權修理各縣市政府,希望中央放下屠刀。

電廠爆炸拖延不說明 陳其邁當台電董事長曾文生的面表達不滿

台電興達電廠燃氣新2號機組9日晚間發爆炸起火,引發社會不安,高市府表示,市長陳其邁昨扺達現場,於9點、10點間數度要求台...

興達電廠爆炸 柯志恩:曾文生稱第一時間未告知居民 因怕誤會

昨晚高雄興達電廠發生爆炸事件,國民黨立委柯志恩今日表示,無論是何種能源形式發電,安全是堅持底線,呼籲台電董事長曾文生,檢...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