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國人去年被騙百億美元 美國務院宣布制裁東南亞線上詐騙

運動部今掛牌 金牌部長李洋就任

柯文哲今過火爐踩瓦都對了!這組數字卻出包 專家示警:恐有變數

每年近800位聽損新生兒 新手爸媽勿忘「1316」 把握黃金72小時

國健署呼籲,新生兒聽力篩檢是預防勝於治療的最佳實踐。本報資料照片
國健署呼籲,新生兒聽力篩檢是預防勝於治療的最佳實踐。本報資料照片

聽力障礙是新生兒常見的先天性缺陷之一,衛福部國健署統計,國內每年約有近800位小寶寶被診斷為聽損兒,及早發現聽力異常、及早接受聽語療育,仍可擁有正常的語言及身心發展。

一名男童小立(化名),在出生的第2天接受新生兒聽力篩檢,檢查結果顯示「未通過」,出院前再測仍「不通過」,男童的母親當下十分慌張,難以相信孩子可能有聽力問題。在醫療團隊耐心說明篩檢異常的後續流程,並立即轉介至醫院進行診斷,結果顯示小立確診為聽力損失。

家長沒有放棄希望,在確診後1個月內選配合適輔具、6個月內接受聽語療育,不讓孩子錯過黃金療育時機。小立確診後第3周順利戴上助聽器、6個月大也展開療育課程;母親感動分享,第一次聽到孩子發出「ㄚ」的聲音,眼淚忍不住掉下來,慶幸當初有做聽力篩檢、接受聽語早療訓練。

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簡任技正胡怡君表示,新生兒聽力篩檢應掌握「1316原則」,即「出生1個月內」完成篩檢、「3個月內」診斷是否有聽損、「確診後1個月內」選配合適輔具、「6個月內」接受聽語療育。研究顯示,若能在新生兒6個月大以前及早發現聽損並介入療育,可大幅提升語言發展與社會互動能力。

胡怡君強調,新生兒出生的72小時是聽力初步篩檢的黃金期,大部分醫療院所多會在出生後24至60小時進行聽力初篩;若初篩未通過,應在出院前(出生後36至60小時)進行複篩或是滿月前做複篩。若第二次仍未通過,應於3個月內由耳鼻喉科進行診斷評估,確診後應於6個月內介入治療,例如配戴助聽器或進行語言治療。

國健署自101年起,全面推動本國籍出生3個月內新生兒聽力篩檢服務,自提供服務以來,覆蓋率維持在9成以上,確診率也超過9成。國健署提醒,輕、中度聽障的孩子無明顯語言溝通的障礙,加上孩子尚無法清楚表達自身狀況,容易被忽略,因此新生兒聽力篩檢格外重要。

每1000位新生兒中,約有1至2位患有先天性雙側中、重度聽力損失,聽力損失的原因包括聽障家族史、孕期前3個月感染德國麻疹或其他病毒、使用耳毒性藥物、出生體重小於1500克、早產、缺氧、曾住過加護病房、細菌性腦膜炎,或頭頸部先天畸形(如小耳症)等。

國健署呼籲,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可透過「兒童健康手冊」的「聽力簡易居家行為量表」檢視及觀察孩子的聽力情形。如發現家中3至4歲孩子有語言落後、講話不清楚或常聽不到呼喚,要小心遲發性聽損、中耳炎、外傷、腦膜炎或藥物使用而影響聽力。

語言 確診 新生兒

延伸閱讀

大陸外匯存底創十年新高 人行連十月增持黃金

櫃買黃金現貨交易熱

愈貴愈買!陸央行連10個月增持黃金 或成各國央行大方向

出生21天染RSV險重症 醫師籲新生兒預防不可輕忽

相關新聞

【記憶藏寶圖】過溪/小板凳上,她打開了一生

從事美容行業的女子真的很擅長聊天,洗一個頭可以知道她的婚姻故事,做一次美甲了解她的祖宗八代,臉部保養知曉她的婆媳大戰三百回,那足部護理呢?...

【剪影】蔡富澧/香園小徑獨徘徊

老來忌拘束,林木心所欣。蟄居都市日久,水泥叢林為伴,曾經感嘆,要找一塊石頭、挖一抔土都難,那是小時候無盡田園鄉居的尋常啊……

【慢慢讀,詩】渡也/菩薩的早晨

天醒來/太陽醒來/大里醒來/菩薩寺身上的爬藤們醒來/寺內晨鐘聲醒來……

【浮生人物誌71】王正方/兩封信

如果校方認為我的資格不符合最低標準,應該馬上就會收到制式的拒絕信。猜想他們可能認為我是一個邊緣地帶的申請者,還在那兒反覆考慮……

【野上野下】包子逸/山一樣的臀

古道出口附近的林蔭深處有些民宅,這裡長年潮濕,山嵐吻過的牆瓦皆染上一抹迷離的苔青。

【為母心情】邱瀟君/妹妹真棒,姊姊也棒

小女兒說要去主持公司安排的一場訪談,得早點出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