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自述】史考特‧費滋傑羅/創作《最後的影壇大亨》時,費滋傑羅寫給編輯的信

推薦書:F. Scott Fitzgerald/著 徐之野/譯《最後的影壇大亨》(新經典出版)
▋以西西莉亞作為敘述者
故事發生在1935年,歷時四、五個月。故事由西西莉亞講述。她是好萊塢製片人布雷迪的女兒。西西莉亞漂亮、摩登,是個非善非惡、極富人情味的女孩。她的父親也是重要角色:外表是位精明的紳士,骨子裡卻是最惡劣的無賴。
他白手起家,將西西莉亞捧在手心像公主般養大,送她去東岸上大學,這些讓她多少有點虛榮,然而隨著故事發展,她的性格會逐漸轉變。她敘述整件事情的時候已經二十五歲,但事情發生時她才二十歲,所以她是以不同的眼光在看待過往。
選擇西西莉亞作為敘述者,是因為我自認非常了解這一類人,知道他們看事情及看人的角度。她出生在電影圈,卻又不是真正的圈內人。或許她就誕生在《國家的誕生》電影試映的那天,五歲的生日宴上可能會有巨星范倫鐵諾到場。她機智、憤世嫉俗卻又對好萊塢的大小人物都懷抱著獨有的理解與善意。
透過她,我們的目光會聚焦在兩位主角身上──蒙羅.斯塔爾和他所愛的女子薩莉亞。
小說的開頭描寫西西莉亞從紐約搭機飛往洛杉磯,寫她在飛行途中所看到的斯塔爾。她早就無可救藥地愛戀他許久,但他對她不會產生愛情的成分,頂多就是帶著對她父親的厭惡而生的一點溫情。
斯塔爾工作過度、疲憊至極,彷彿在用最後殘存的光亮統御著一切。醫生曾警告他的健康有狀況,但他既不畏懼,也不理會。他過去曾擁有一切,卻從未把自己無私地奉獻給一個人。
▋愛情之外的兩條支線
故事剛開場不久,一次小地震後的夜裡(類似1935年的那場地震),他終於遇見這個人。
對斯塔爾而言,那是工作滿滿的一天──水管爆裂,片場積水數呎,彷彿在催促他也釋放些什麼。他被請去處理片場的電力搶救工作(他總是事事插手),發現有兩位女子受困在農舍場景的屋頂上,於是出手相救。
薩莉亞.泰勒是個二十六歲的寡婦,我目前構想將她寫成我寫過最迷人、最惹人憐愛的女主角。她會有全新形式的魅力,我個人跟大眾一樣厭惡那些被吹捧的傲慢女性形象,比如──
我認為世人不可能對那些「好命的人」產生真正的共鳴,所以我要讓這個女子有如薩克萊《玫瑰與指環》裡的羅莎貝一樣,「擁有一點不幸」。她跟著另一位女子來到片場,後者出於好奇而偷闖進去,結果發生了地震,她們被困在裡頭。
斯塔爾與薩莉亞相遇後,隨即展開一段動人、直接、非比尋常且有肉體關係的戀情──我會以貴雜誌能刊登的風格書寫,同時會附上另一份稍微「火力全開」的版本,以供將來出書用。
這段愛情是小說的主軸──但我要透過西西莉亞的視角呈現。也就是說,像康拉德的手法一樣,我會讓西西莉亞(在回憶往事時)像個有智慧且觀察敏銳的女性,藉此讓故事既保有第一人稱敘事的真實感,又享有上帝視角的全知功能。
愛情之外,還有兩條重要支線。一是布雷迪(西西莉亞的父親)意圖將斯塔爾拉下馬,甚至真切地考慮過要暗殺他。布雷迪是那種最壞版本的資本家,想要壟斷一切──而斯塔爾儘管有著白手起家成功者的保守性格,卻是個仁慈的雇主。他二十三歲就功成名就,始終懷抱青春時的理想。他願意事事身先士卒,而布雷迪對拍電影其實毫無興趣,只是想從中撈錢。
第二條支線是西西莉亞因為索愛不得,絕望之下投懷送抱,把自己交付給一個她不愛的男人。這段情節對連載雜誌來說不是必要的,可以淡化處理,甚至乾脆刪除。
▋墜機事件納入小說
回到主線:斯塔爾無法說服自己娶薩莉亞,因為這個選擇對他而言「不屬於自己想要的人生」,卻沒有意識到她已經變得不可或缺。他過去的情史總與名媛或影星牽扯,可薩莉亞是個出身貧窮、遭遇不幸、過著中產階級生活的女人,原本就無法與他夢想中的宏偉人生相襯。當她察覺到這一點時,選擇離去──不是因為他沒有求婚,而是因為被傷了自尊,她本以為自己早已超脫這類虛榮。
接下來,斯塔爾會全力對抗布雷迪所發起的公司控制權爭奪戰,但就在他飛往紐約、爭取股東支持時,健康陡然崩壞,差點死在紐約。等回到洛杉磯時,布雷迪已經趁虛而入,在公司推動一連串他不能接受的行動。之後他重回崗位,試圖收拾局面。這時候他也終於明白自己需要薩莉亞,兩人和解,過了幾天完美的日子,並決定結婚。但他還得再赴東岸一趟,以鞏固勝局。
最後發生的事件,將賦予整部小說格局,讓它獨特。還記得1933年曾經有一架運輸機墜毀在美國西南部山區,造成一位參議員死亡嗎?我當時印象深刻的是,當地村民竟然搶劫死者財物。
我會將這個事件納入故事高潮──載著斯塔爾的飛機墜毀了,有三個孩子(兩男一女)在周日遠足時發現了殘骸。除了斯塔爾,另外還有兩個角色也在事故中喪生(這份摘要無法詳列所有配角)。三名孩子中的一人,拿走了斯塔爾的隨身物品,另外一人翻找過氣製片人的遺體,最後一人偷了影星財物。他們所拿到的物件,將象徵性地影響各自內在的轉變──女孩從女星身上拿到的東西會引發她自私的占有慾;男孩從落魄製片人那裡獲得的東西將讓他陷入無所適從;而搜刮斯塔爾公事包的男孩,在故事最終將挺身而出,一周之後他會向法官坦承一切,成為三人之中唯一得到救贖的人。最終的場景會回到好萊塢。
故事中薩莉亞從未進過片場,她會站在斯塔爾所建立的那座龐然電影王國前,意識到自己永遠無法走進去。她只知道斯塔爾愛過她,是個偉大的人,會為自己所相信的事情犧牲……
整部小說裡沒有任何讓我憂心或者忐忑之處,它不像《夜未央》是個走向衰敗的故事,所以讀起來沒有壓抑、不顯病態,儘管結局是悲傷的。若真要說它像我的哪一本書,那應該就是《大亨小傳》,但我希望它能完全不同──能激起讀者新的情感,甚至讓人用全新的視角看待某些現象。
我刻意將故事發生的時間定在五年前,以便取得敘述距離,如今歐洲的局勢風雨飄搖,這個選擇顯得更加合理。這是一場遁入浪漫璀璨過去的旅行──而那樣的過去,也許將一去不回了。
▪️農曆七月半將至…「15個姓氏」需特別注意!命理師示警:小心抓交替
▪️中元普渡15禁忌看過來!千萬別做這事…秒惹怒好兄弟「恐連衰多年」
▪️鬼月來襲!農曆七月12生肖誰能逢凶化吉 誰要特別小心?
▪️普渡品太多拜完怎麼處理? 命理師提醒5點:千萬不能拿去退
▪️中元普渡「念一句」好兄弟恐賴著不走…專家4招淨化家中磁場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