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斷層綻放 台灣科技藝術震動米蘭

國際知名藝術家黃心健繼2024年《福爾摩沙的科藝繁花》(Blossoming: The Tech Art in Formosa)於義大利米蘭MEET數位文化中心(MEET Digital Culture Center)獲得廣大迴響,再度受邀策畫群展《於斷層中綻放》(Rising in the Plate Shift),同樣在米蘭MEET數位文化中心展出。
延續前兩檔在MEET的策展經驗,黃心健以「斷層」隱喻地理、文化、社會與歷史的張力,映射台灣藝術創作者如何在多重變動與不確定性中,依舊綻放創意能量與文化視野。
《於斷層中綻放》於9月10日盛大開幕,現場湧入超過300名觀眾,座無虛席,氣氛熱烈。駐米蘭台北辦事處林讚南處長親臨開幕式,在在肯定該展凸顯了台灣文化的厚度與韌性,並與MEET館長Maria Grazia Mattei共同見證台灣新媒體藝術再次登上歐洲舞台、以當代藝術語言與國際展開深度對話。策展人黃心健也表示:「在斷層中綻放,不只是地質隱喻,更是一種文化姿態——壓力與摩擦之下,新的藝術語言與能量正在孕育。」
開幕當晚,觀眾欣賞了兩場跨界演出,從詩意的自然書寫到數位神靈的再生,完整展現了台灣藝術家如何在文化斷層中開啟多重語彙的表達。包括《四季》(Seasons)黃心健 × 向陽,該演出由國際 XR 金獎導演黃心健創作,靈感來自詩人向陽筆下對愛情與時間的細膩書寫,以數位影像與詩句交織,描繪時間流動與四季更迭。向陽也親自獻聲。
另齣《百廟百門 · 數位神識》(Digital Deities: The Spirit of Restoration)由台灣藝術修復大師蔡舜任擔任藝術指導,攜手前太陽馬戲團舞者、當代表演藝術家張逸軍與其團隊何佳泓、藍科晨、劉子齊共同創作。作品運用 AI 演算法分析門神結構特徵,結合即時圖像辨識與光線模擬,將修復細節轉化為沉浸式互動影像。該作品近期也於林茲電子藝術節 Deep Space 8K 劇院首演,獲得國際觀眾高度關注與讚賞。
本次群展精選多件跨媒材作品,從 VR、沉浸式投影到影像,呈現台灣藝術家如何在數位空間中探索自我、文化記憶與世界的動盪。黃心健的《迴光世界》,虛構語意災難後的數位遺跡探問當語言與現實界線瓦解,人類文明將走向何處;《想嚮》是黃心健攜手張文杰一同對動盪時代的回應,於世界斷裂的情境中尋找彼此連結與希望之光,反思動盪時代的共感與理解。
曹筱玥與陳樺萫共同創作的《海之彼岸》以導演祖父的傳奇人生為線索,將記憶、繪畫與海洋交織成家族與時代的深情航行;《窺見生命的奧妙》也出自張文杰之手,以細膩詩意捕捉生命微觀悸動,喚起觀眾對存在的敏銳感知。
薛佑廷創作的《米龍360》透過操控米粒形成龍神,象徵台灣信仰與生命力的再生。《百廟百門・數位神識》重構門神符號語彙,透過投影與筆觸流動,形塑虛實交錯的當代表徵空間,引導觀者在光影中凝視文化記憶的延續與變形。《四季》以秋季為象徵,在緩慢褪色與成熟的節奏中帶領觀眾感受情感於失落與轉化間的昇華。
影像作品則以動畫與水彩拓展數位表現:莊澤光在《元百景-生存機器》中描繪「元宇宙的生存機器」,探討人類在虛擬世界中的衣食住行,並透過 NFT 延續於 Web3;顏晴君將水彩筆下的春日昆蟲與花草轉化為影像,在《永恆之春與小小萬物》中傳遞出療癒與希望。
台灣座落於亞太板塊與歐亞板塊交界,地質上的擠壓造就了壯麗的山脈與獨特地貌,也隱喻著文化的張力與融合。在這樣的地質與文化張力下,《於斷層中綻放》展現了新的藝術能量。策展人黃心健指出:展覽正是在這些斷層之間探索嶄新的表達方式,呈現台灣如何在震盪與縫隙中持續向上生長,綻放光芒。我們誠摯邀請國際觀眾一同見證這力量。
▪️921鬼門關別說「再見」!命理師曝8大禁忌、3生肖運勢黑翻紅
▪️農曆七月半…「15個姓氏」需特別注意!命理師示警:小心抓交替
▪️中元普渡15禁忌看過來!千萬別做這事…秒惹怒好兄弟「恐連衰多年」
▪️鬼月來襲!農曆七月12生肖誰能逢凶化吉 誰要特別小心?
▪️普渡品太多拜完怎麼處理? 命理師提醒5點:千萬不能拿去退
▪️中元普渡「念一句」好兄弟恐賴著不走…專家4招淨化家中磁場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