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重要性下降?台灣問題在川習通話中消失 學者分析美中各懷鬼胎

鄭麗文颳起一股旋風席捲國民黨員 學者:反映基層政治焦慮

曾演出「大尾鱸鰻」!男星陳光前驚傳家中過世 警方破門已無生命跡象

護理人員教育程度逐年升「70%持大學文憑」 薪資差距僅2、3千

護理人員示意圖。圖/Ingimage
護理人員示意圖。圖/Ingimage

衛福部照護司本月公布最新「醫院護理服務量」調查,護理人員教育程度有提升趨勢,大學畢業護理人員,從110年6.62%,逐年提升至113年為70.74%,且護理人員教育程度與醫院層級相關,醫學中心護理人員為大學畢業比率最高,達78.68%,地區醫院護理人員則只有不到6成為大學畢業。基層護理人員指出,即使取得大學文憑,薪資差距也只多2千到3千元,誘因相當有限。

護師工會顧問陳玉鳳說,部分醫院會將學歷列為聘用護理人員篩選條件,不過,在臨床實務上,大學與專科畢業護理師,從事的業務內容並無顯著差異,薪資差距也僅2千到3千元,各界倡議向國際看齊,提升護理師學歷同時,也應給考量國內現況,給予大學文憑護理師更高薪資,針對不同學歷護理人員工作內容作出區隔。

北部地區醫院起薪約在3萬6千至4萬2千元間,若為大學畢業學歷,則可增加約3千元,起薪最高4萬5千元。陳玉鳳表示,護理師在職場任職後,要回頭唸書不僅花錢,也花時間,且即使選擇取得大學文憑,也有不少護理師就讀非護理科別,盼發展第二專長,有助未來轉行,若薪資差距不拉大,工作內容調整更明確,護理人員取得大學文憑動力有限。

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陳麗琴說,護理界倡議推動護理師學歷「學士化」,終極目標是所有護理師都是大學畢業學歷,這並非一蹴可幾,須逐步達成,十多年前全面廢止五專層級的「護校」,目前護理相關系所至少都是專科層級以上,盼政府持續輔導、補助這些學校轉型,獲得足夠師資及資源,從技職體系轉型成大學。

陳麗琴指出,學歷雖不是唯一影響臨床照護能力條件,但高學歷護理師,確實可在批判思考能力、實證醫學及醫療創新等層面帶來推力,尤其近期智慧醫療蓬勃發展,長照3.0強調醫、養整合一政策趨勢,需要具批判思考能力護理師,在臨床上貢獻,護理教育學士化,並與職涯發展掛鉤,才能真正留住專業人力。

護師工會理事李叡筠則認為,智慧醫療、人工智慧(AI)等使用,與護理學歷未必相關,各家醫院視導入AI項目,多有受訓、認證計畫,護理人員只要受過訓練,從事相關業務並無疑慮;少數醫院會將學會視為升遷要求之一,但目前多數醫院仍是以資歷作為升遷主要依據。

衛福部照護司副司長陳青梅說,專科學校護理師七、八成以上會繼續升學,有人在職取得學位,也有人升學後才投入職場,因此國內具大學學歷護理師人數呈逐年上升,但除非專科不再招考,否則仍會有部分護理人員是取得專科學歷、護理執照後,直接投入職場。至於各層級醫院學歷分布差異,需考量護理師人數差別,以及入職門檻,「多數醫學中心要求大學學歷才會予以聘用。」

薪資 護理師 醫學中心

延伸閱讀

支援假日急症中心只給2千元?健保署允諾「大幅調升」護師津貼

假日急症中心護理師每班給2千元 挨批低於勞基法 健保署長:研議提高

不顧病人安危…麻醉師手術中離席 只為跑去和護理師「愛愛」

留住護理師!公立醫院增醫護人員專業加給 衛福部:最高調升11.5%

相關新聞

921前夕金門1天連震兩次 在地民眾驚呼「不尋常」

金門縣今日罕見在一天內發生兩次有感地震,第一次在清晨6時56分,金門外海發生芮氏規模5.0地震,沒想到在下午16時51分...

百萬網紅Cheap批「一胎10萬」政策淪套利工具 親綠學者:想多了

少子化問題嚴重,行政院日前通過「好孕3方案」政策,包含將現行不同社會保險的生育給付,齊頭式拉高到10萬元,明年上路,百萬...

支援假日急症中心只給2千元?健保署允諾「大幅調升」護師津貼

急診壅塞情況至今未解,本周雙北各家醫學中心急診候診人數仍屢破百人。衛福部提出設置假日急症中心紓解都會地區醫學中心急診人潮...

護理人員教育程度逐年升「70%持大學文憑」 薪資差距僅2、3千

衛福部照護司本月公布最新「醫院護理服務量」調查,護理人員教育程度有提升趨勢,大學畢業護理人員,從110年6.62%,逐年...

樺加沙暴風半徑已擴至220公里 22日恐升強颱…東半部防豪雨以上降雨

氣象署今天說,中颱樺加沙出現明顯颱風眼,未來有增強空間,最快明天上午發海警、入夜發陸上警報,預計樺加沙22日可能增強為強...

金門外海單日2起地震…是否正常?氣象署:目前無法下定論

金門外海今天上午發生芮氏規模5.0地震,下午又發生規模4.9地震。中央氣象署表示,這起地震為上午的餘震,而能量蓄積久了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