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晚景淒涼!前工程師年薪百萬淪「下流老人」 打工維生悲吐1事

多數人沒聽過…這檔晶片股一周突大漲近30% 分析師:還有上漲空間

五月天促F4復出爆喊卡?朱孝天「太愛講」害破局 相信音樂這麼說

擴大生育補助10萬元?這群人實際只多領8400元

「好孕三方案」明年上路,其中,現行生育給付加發生育補助、每名生育女性可領10萬元。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好孕三方案」明年上路,其中,現行生育給付加發生育補助、每名生育女性可領10萬元。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行政院今宣布「擴大生育補助方案─生育給付 PLUS 生育補助至10萬」,規畫讓女性國人(含與本國人結婚之外國籍配偶)生育,可請領社會保險生育給付加計生育補助,每胎均能達10萬元,明年上路實施。勞動部預估,每年將有9.9萬人受惠,平均領取2.9萬元的生育補助。

勞動部勞動保險司司長陳美女表示,各類社會保險女性被保險人(包括與本國國民結婚的外籍配偶)生育,除可請領原有的勞保生育給付,將由政府另外編列公務預算,加給生育補助,合計每胎10萬元,生雙胞胎以上者,則依比例增給。被保險人不須另外提出申請。

她指出,根據113年數據推估,勞工生育補助方案年受惠人次9.9萬人,每年平均領取2.9萬元的生育補助。

假設一名女性全時勞工月投保薪資級距為最高級距4萬5800元,原本就可領到9萬1600元的生育給付,等於可再領8400元的生育補助,若投保最低級距2萬8590元者,則可領到4萬2820元補助。部分工時、未達最低工資者,最低投保級距1萬1100元,可領到7萬7800元的生育補助。

據勞保局資料,截至今年七月,女性勞保投保人投保薪資級距4萬5800者,總計146萬8780人,若設定生育年齡20歲至44歲,加起來人數75萬6000人,這群人若生小孩,也只能多領8400元生育補助。

而據勞動部統計,去年領生育給付者,平均月投保薪資4萬元以上者,人數為3萬6009人,占比33.99%;平均月投保薪資3萬至3萬9999元,人數2萬7968人,占比26.4%;平均投保2萬至2萬9999元者,則有4萬71人,占比最高37.82%;平均投保1萬9999元以下者,則有1895人,占比1.79%。

對於外界擔憂,勞保生育給付屬於社會保險制度,在此之上加發補助,形同投保級距高、保費繳多的人,卻拿到較少的補助金額,會不會變相鼓勵高薪低報?陳美女解釋,本來就該核實申報,若未核實投保,將處罰4倍罰緩,且只是為了領生育補助而低報,也會影響到其他給付權益,實質上對自己也不利。

陳美女說,生育補助是基於福利公平原則,生育小孩所需費用相當,因此對於領取較低給付的族群,給予比較多補助,也是給低薪族更多的育兒支持,以公務預算支持低薪族。

給付 生育補助 投保薪資

延伸閱讀

政院推生育補助10萬 王育敏籲先恢復少子女化專責辦公室

政院拍板 生育給付「補差額」到每胎10萬 試管補助最高15萬

行政院「好孕政策」發十萬生育補助 民團指難催生:只能減少相對剝奪感

減家庭照護負擔 卓榮泰:審慎研議外籍幫傭放寬政策

相關新聞

肯定行政院推生一胎補助10萬 廖偉翔:低薪、高房價更是壓力源

行政院推「好孕三方案」,民眾生一胎就補助10萬。國民黨立委廖偉翔說,他9月初行文請行政單位統一各行業生育補助金額,並提高...

高雄前鎮這家店肉品被爆遭老鼠啃食 衛生局發現8項缺失

高雄前鎮一間肉品店遭民眾拍下門口籃子內的肉品遭老鼠啃食,引發食安疑慮。衛生局今天派員稽查,業者辯稱是廢棄肉品,非供食用,...

波波牙醫爭議!海外牙醫聯盟批限制實習名額不公 衛福部:不會增加

波波牙醫爭議不斷,美日海外牙醫聯盟今表示,在國外就讀牙醫系的畢業生於2022年底前通過國考,可以參加醫院實習,但卻受到5...

試管嬰兒補助升級年需27億 醫建議35歲前生育

國健署投入27億元升級試管嬰兒補助,11月起上路,有望造福3萬對不孕症夫妻。醫師提醒,人工生殖不是求子萬靈丹,35歲後卵...

師從阿布拉莫維奇 印尼行為藝術家麥拉蒂「斷片」演出

在瞬息萬變的當代社會,混亂或許並非失敗,而是一種潛在的秩序,甚至是社會與個體共存的隱形規則。印尼最具知名度的視覺及行為藝...

穿戴式腦刺激技術能改善睡眠 安南醫院發表研究成果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副院長蘇冠賓指導國際研究團隊最新研究,證實穿戴式經顱光生物調節技術(tPBM)可有效改善憂鬱症個案睡眠品...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