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米塔颱風生成!外圍環流挾雲系掃台 影響恐持續到這日

電力供應受影響!林口火力發電廠機組故障 上午請求翡翠水庫支援

男花40萬命喪手術台…整形醫丁斌煌3度「改名+改診所名」 曾任三總主治有20年經驗

不是「失智」!88歲翁3周內突退化到臥床…竟是它在作祟

醫師陳永峻。圖/台中榮總提供
醫師陳永峻。圖/台中榮總提供

88歲退休林姓男教師原本頭腦清晰,今年1月起開始間歇性發燒、劇烈咳嗽,持續2個月,後病情急轉直下,短短3周從生活自理退化到臥床,出現認知功能變差、失禁、反應遲鈍,家人誤以為是失智,經赴台中榮總就醫,查出是隱球菌性腦膜炎作祟。

台中榮總內科部感染科醫師陳永峻說明,隱球菌常出現在鳥類糞便和土壤中,常接觸鴿子、野鳥、流浪貓、潮濕土壤的人,可能吸入孢子潛伏體內,免疫力差時就會發病。隱球菌最愛攻擊腦部和肺部,其中腦膜炎最嚴重,全球10週內死亡率高達24%到47%。

陳永峻說明,林男到台中榮總經醫師檢查發現並非失智或中風,而是感染隱球菌腦膜炎。經給予抗黴菌藥物治療後病況改善,但因為年紀大,陸續出現腎功能不全、偽膜性腸炎、菌血症、血球過低等病況,經醫療團隊搶救,林男住院2個月後病況穩定出院,現在門診追蹤,可以說話、走路,也認得家人了。

陳永峻說明,隱球菌性腦膜炎早期症狀不明顯,像頭痛、發燒、噁心、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或輕微意識改變等,很容易跟感冒、中風或失智搞混。如果沒有及早發現治療,可能造成永久性神經損傷甚至死亡。台中榮總利用腦膜炎/腦炎病原體多標的核酸檢測以及隱球菌抗原檢搭配傳統培養方式增加診斷準確率。

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分析,2002到2015年共有6647例新發隱球菌感染,發生率從每十萬人1.48例上升到2.76例。基於台中榮總電子病歷資料庫,利用診斷碼初步統計過去10年間,隱球菌性腦膜炎共147例,年齡中位數60歲,整體死亡率近3成。

陳永峻提醒,免疫功能較差者要避免接觸高風險環境,出現持續頭痛、發燒、視力模糊、走路不穩、日夜顛倒、記憶力變差或意識改變等神經症狀時,要趕快就醫。早發現、早治療是降低死亡率和後遺症的關鍵。

醫師陳永峻指出,透過通盤檢查判讀,確認病人非失智而是感染隱球菌腦膜炎。圖/台中榮總提供
醫師陳永峻指出,透過通盤檢查判讀,確認病人非失智而是感染隱球菌腦膜炎。圖/台中榮總提供

失智 死亡率 台中榮總

延伸閱讀

藝人顏永烈談母失智 照顧者和被照顧者須轉念

靠友善天使揪出逾萬失智者 醫師建議預防失智:這三點最重要

台灣失智人口年年增加 彰化辦活動大推「社區就是守護網」

婆婆離世她卻喜極而泣 原因曝光網安慰:妳問心無愧

相關新聞

米塔颱風下午2時生成!外圍環流挾雲系掃台 影響恐持續到這日

台灣南方海面的熱帶性低氣壓TD20號,已於今天下午發展為輕度颱風米塔。中央氣象署氣象預報中心技正謝佩芸表示,預測未來路徑...

爽吃櫻桃了!平均單價探近8年新低 財部揭背後影響關鍵

我國櫻桃進口量與進口值今年前8個月雙雙創下新高,但平均單價卻大跌17%,跌到近8年來同期最低水準。財政部統計顯示,今年1...

台大急診室病患轉診北市聯醫 「綠色通道」成功媒合率已達9成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自2015年1月19日啟動「與台大醫院急診轉診合作計畫」,至今已協助逾3758名民眾,讓在台大醫院急診室...

影/結構脆弱?制度漏洞?丹娜絲吹出溫室的多重災情

丹娜絲颱風7月6號從嘉義布袋登陸,颳起13級以上的強陣風,一夜之間摧毀嘉義約八成簡易溫室,根據縣府統計,縣內2938戶受...

新北、台東、雲林合作 城市幣首度跨出縣市界線

各縣市政府近年陸續推出城市幣,但都只能在地消費與回饋,新北市與台東縣、雲林縣合作,今天宣布三縣市城市幣跨域點數使用機制上...

第3屆小店永豐故事展「在地.上線」認識10家小店 10月3~5日華山登場

在台灣各地,無論是大都市或偏遠鄉鎮,總有著一間間地方小店們,用自己的努力為地方、社區、環境與下一代默默付出,成為影響地方發展的重要關鍵。而永豐基金會自2021年12月創立以來,接連舉辦「小店永豐計畫」,透過平台讓更多人看見小店,更讓小店們得到關鍵助力,如今小店永豐計畫來到第三屆,「第三屆小店永豐故事展─在地.上線 On site.On air」,將於10月3至5日於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中4A館登場,10月4至5日還有小店市集與小店主題講座,邀請大家一起走走看看吃吃買買,以實際行動支持小店們。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